从2012年年末至今年年中,上市银行披露出的劳务派遣工数量锐减3.6万人至16.64万人,降幅超过15%。然而,原有11家银行主动披露派遣工数量,目前已锐减至8家,降幅超过了20%。
而本报记者长期“潜伏”的另一家国有大行的派遣制员工QQ群中,转正几乎成为近期唯一的话题。该国有大行要求各级分行对同工的劳务派遣员工进行考核,淘汰10%,剩余90%分批转为正式合同制,不过有幸获得转变身份机会的目前还仅限于业务岗的同工派遣人员。而且,本科学历证书和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是转正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据悉,该行每年进行一次转正审核,需要经过笔试、面试、公式、体检、签约等数个环节,预计2016年前绝大多数派遣制员工可以完成身份转换。
相对而言,上述银行的派遣制员工还是幸运的,可以看到明确的目标并努力迈进,但是另有一些银行的派遣制员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现在部分银行的派遣工已经转成为外包工”,一位曾在某上市银行人力资源岗位从业多年的管理人员承认,不过该人士强调,“该行已经实现了同工同酬,银行最看重的其实是用工形式的灵活”。
另一家银行的劳务派遣制员工则告诉本报记者,所谓的转正仅仅是个别“关系户”的盛宴,而该行已经有合同到期的派遣制员工被转制成为外包工。
南京银行的业绩报告也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该行有派遣人员251名、外包人员294名;截至去年年底,该行派遣人员237名、外包人员651名;而今年中期该行派遣人员195名,外包人员744名。此外,某国有大行的浙江某地支行今年上半年也公开招聘外包工,岗位分别为业务后台和电工等。
在法律界资深人士眼中,“外包工的法律保障还远不如劳务派遣工”。派遣制员工的“同工同酬”现在受到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虽然有关各方对于福利、奖金是否应该纳入“同工同酬”有所争议,但毕竟仅仅是在细节方面;而外包工的待遇则没有了基准线,很可能远低于正式员工以及派遣制员工。据记者了解,目前外包工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大堂经理、保安、现金清收、电话客服、信用卡销售等岗位。
“与派遣制相比,外包工与银行的法律关系可以说已经基本被隔离,外包公司以独立法人的身份与银行展开业务合作(即整体承包业务模块,再招聘人员从业),劳动者仅与外包公司发生劳动关系”,上述资深法律界人士表示,“银行已然把自己界定为了外包公司和外包工所服务的客户,而并非雇主”。
与此同时,不少劳务派遣公司开始转向劳务外包市场。“公司以前劳务派遣业务大致占到70%,目前正在缩减这块业务,”有劳务派遣公司人士表示,由于新劳动合同法限制了未来劳务派遣业务的利润空间,于是中介公司纷纷进军外包领域,以前的外包业务主要集中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照现状看来,外包业务已经开始覆盖普通岗位。
原文链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9/03/content_375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