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图书版权交易也在逐步升温。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毛伟豪、岳瑞芳)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图书版权交易也在逐步升温。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与法国达高集团就联合出版李昆武系列作品正式签约,其中包括《春秀》、《云端上的铁路》两书的中文版权引进,以及《伤痕》法文版权的输出和英文、德文、丹麦文等其他语种的海外推广合作。
李昆武是中国云南本土漫画家,曾因长篇自传体漫画《一个中国人的一生》一书在欧洲声名鹊起。记者获悉,此次签约的《伤痕》法文版将会是中国第一部输出欧洲的、讲述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实漫画。双方表示,还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同步推出《云端上的铁路》的中文版和法文版,以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
北京图博会发起于1986年,历经27年的不断创新,北京图博会已发展成为集版权贸易、图书贸易、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出版交流盛会。据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介绍,第二十届图博会共安排海内外展台2267个、参展国家和地区76个、参展商超过2000家。其中,几乎所有的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均参展,海外参展商比去年增长了8%。
图博会期间,来自韩国的出版商宋维宏(音译)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展区,每看到感兴趣的图书就拿起来翻看,还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韩国馆负责人金敬原介绍,中国目前是韩国图书版权出口最大的市场,韩国出版界也对引进中国图书版权越来越感兴趣,仅此次来参会的韩国出版社就有39家之多。
在日本“X-Knowledge”株式会社的展台上,一本名为《死了都要看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书被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工作人员邵宇华说:“这是出版社引进版权发行的日文版本,在日本非常受读者欢迎,卖得很火。”
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国图书版权交易逐渐升温,不少版权输出的中国图书在海外市场获得好评。据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合作部主任刘忠介绍,目前在海外发行的于丹《论语心得》,已在32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28个语种,海外发行超过36万册,其中法文版高达25万册,连续25周位居法国翻译类畅销书前10名。
另据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引进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17193种,输出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7831种,其中图书版权输出同比增长13%。“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比例,也由2005年7.2:1变化为2012年的2.2:1,中国图书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刘忠说。
与此同时,中国出版物实物进出口总额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累计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30121.65万美元,同比增长6.16%。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7282.58万美元,同比增长23.56%,中国出版物已进入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出版物进出口和版权交易量逐年增加,充分证明中国出版业正在融入世界出版业,”刘伯根说。据英国《书商》杂志6月24日发布的全球出版业前50排行榜显示,来自中国的两家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首次入围即分别位居第22和23位,多次进入该榜单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也前进7席,位列第30位。
不过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表示,中国目前尚无企业进入前10强,说明国内出版行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国外出版强企而言,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据从事出版行业近20年的资深人士黄红杰分析,这其中既有人民币定价的因素,也有国人阅读率相对较低、媒介转型促使手机平板等多屏阅读兴起等因素,但更多还是出版业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
黄红杰说,目前国内的出版物中,接近一半是学生教材、教辅和党政干部读本,出版业发展困难,版权贸易自然难以带动。
“不过,版权贸易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怎样将它放在文化产业的盘子里下做大做强,包括出版业在内的中国文化如何服务和带动中国崛起。”
原文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9/02/c_117193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