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达能:恢复消费者信心成工作重点 专家称应理性对待预防性召回

    2013-09-02 00:34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虽然来自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国家质检总局、达能集团以及恒天然集团等多份检测结果均显示,达能旗下可瑞康和多美滋相关产品是安全的,但是其产品销售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

    达能婴幼儿营养全球总裁FelixMartin昨日(9月1日)在媒体见面会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召回事件对达能的影响是极大的,导致整个婴幼儿营养事业部在第三季度的业绩下滑。然而,“我相信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决定。如果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我也会毫不迟疑地作出同样的决定,因为当供应商产品涉及到我们的产品以及我们的消费者和孩子的安全时,我们不能,也决不会冒险。”

    此外,FelixMartin表示,达能目前并没有对恒天然采取任何法律行动。现正在考虑追索和索赔的可能方案,但尚未做出实施决定。

    达能婴幼儿营养事业部料三季度销售下滑

    达能集团表示,由于此次预防性召回对达能婴幼儿营养在亚洲地区的销售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现在正积极恢复这些市场的销售。但为了进行召回和恢复销售,达能集团发生了本期未准备费用。

    根据FelixMartin的表述,此次事件涉及到达能婴幼儿8个市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柬埔寨。分品牌来讲,多美滋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销售有受到影响。但是,从官方渠道进口中国的可瑞康并没有受到影响。

    “关于此次事件对我们的损失和影响,我要说的是,此次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是极大的,导致事业部第三季度亚太地区的业绩下滑,整个婴幼儿营养事业部在第三季度的业绩也会下滑。”FelixMartin表示,但我们整个集团对于我们第三季度,达到我们承诺的“自然增长”的目标还是有信心的。

    而对于之后达能婴幼儿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FelixMartin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恢复消费者对于多美滋品牌和可瑞康品牌的信心,并且表示,我们恢复消费者的信心以及召回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都会列支集团“本期未准备”费用。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达能婴幼儿营养事业部多次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多美滋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品牌,而可瑞康也是新西兰市场销量第一。

    尚未对恒天然提出索赔

    此前路透社报道称,达能旗下纽迪希亚公司准备对恒天然进行采取法律行动。对此FelixMartin表示,公司尚没有决定对恒天然采取任何的法律行动。但是,公司正在考虑追索和索赔的可能方案,但是并没有做出实施的决定。

    “第一点,我们要评估这个事件对我们业务带来的所有额外开销和损失。这可能要花费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这也取决于多美滋和可瑞康的用户对于我们信心的恢复程度。”FelixMartin说,“第二,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召回前其他涉事方所做的检测文件,我们需要得到这些文件。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些检测结果的文件。这是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决定追索和索赔的可能方案,直到能够得到前面所提到的信息。”

    当问及恒天然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FelixMartin表示,恒天然还是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在自己的检测过程中发现一些异常,他们有责任向政府当局和向我们这样的客户进行通报。“我唯一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他们应该更早地来通知我们。如果早一些通知我们,我们可以一起工作,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用我们的检测方法来验证。”

    应理性对待预防性召回

    记者注意到,根据多美滋大中华区总经理卢敏放的表述,同样是达能对旗下产品进行预防性召回,在中国市场和新西兰市场,消费者却有不同的反映。“在新西兰接受态度非常高,大家态度是积极的。新西兰业务的损失只是召回的损失,而不是消费者信任的问题。而在中国,现在接受度非常低,消费者认为预防性召回就是不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预防性召回还没有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导致一有“召回”就会引发大范围恐慌的局面。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相关规定中,其实并无“预防性的主动召回”一说,而只有“主动召回”,指确认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存在缺陷的产品,依法向社会公布有关产品缺陷等信息。

    实际上,预防性召回对于不少企业来讲是危险的,在“预防性召回”的产品并未得到确切的检测结果前的“空窗期”,企业甚至会面临市场份额被迅速瓜分。尤其是对于出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品牌而言,作出这样的决定是艰难的。

    “这种召回是生产商针对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无偿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消除潜在风险的制度。”朱毅表示,而“可能存在缺陷”不代表一定危及健康,社应形成鼓励企业发出风险预警和进行预防性召回的氛围。而消费者不够理性的“完全拒绝”,会让一些公司产生畏惧心理,以后出现质量问题时“能瞒则瞒”,从而造成更大的负面后果。

    FelixMartin表示,“我们始终对我们的产品安全充满信心,我希望现在我们的消费者能和我一起分享这份信心,相信多美滋是安全的,多美滋在关乎到宝宝健康安全的问题上决不让步。这次事件不仅证明了多美滋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表明我们的安全控制措施是一流的。”

    对话达能婴幼儿营养全球总裁FelixMartin:

    预防性召回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记者了解到,过去的一个月对于达能婴幼儿营养事业部来讲是极其忙碌的一个月,达能集团旗下三大品牌被卷入恒天然原料“乌龙”事件,成为该事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企业。

    达能经历的这次乌龙事件是怎样的?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中,多美滋面临怎样的压力和选择,又遭受怎样的损失?在情况未明之下,多美滋为何决定第一时间启动预防性召回?多美滋接下来的中国采取怎样的策略恢复销售?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话了达能婴幼儿营养全球总裁FelixMartin。

    NBD:总裁先生,根据你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这次乌龙事件到底怎么发生的?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事件发生的始末?

    FelixMartin:8月初的时候,我们被恒天然告知,他们在浓缩乳清蛋白粉的检测中发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我立即与我的团队确认,得到的信息是我们质量监控体系没有发现异常,也没有收到产品导致健康问题的报告。然而,恒天然没有提供关于检测问题的具体信息或者相关报告。

    我就问团队,到底是什么问题呢?他们告诉我,恒天然希望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百分之百地找到是否有问题。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认为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他们希望能够进行复检。但是这个复检可能需要2~3个星期的时间。

    在那个时候,我需要做一个决定。达能有一个原则,也就是对任何有安全问题的“零容忍”。因此,我做出决定,在等待复检结果的过程中,把所有的产品从市场中召回。

    现在大家也知道,所有的检测都已经结束了。这些检测包括恒天然自己做的,我们做的,中国质检部门,以及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还有在德国、美国这些第三方实验室做的,所有的结果都显示产品没有任何问题。

    多美滋,与达能旗下的其他国际品牌一样采用世界一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对所有成品在内的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一系列严格检测,这是远远超过了国家要求的。我们所有的产品检测,无论是在这场事件之前或在事件中的所有检测,均显示多美滋产品没有安全隐患。这次事件不仅证明了多美滋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表明我们的安全控制措施是一流的。

    NBD:涉及到此次召回的包括多美滋和可瑞康,所有召回的直接损失是多少?对达能集团的业绩影响有多大?公司现在最重要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公司在恢复销售方面有哪些措施?

    FelixMartin:关于此次事件对我们的损失和影响,我要说的是,此次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是极大的,导致整个婴幼儿营养事业部在第三季度的业绩下滑。但我们整个集团对于我们第三季度达到我们承诺的“自然增长”的目标还是有信心的。

    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是要恢复消费者对于多美滋品牌和可瑞康品牌的信心。我们会通过直接、间接的不同渠道告诉消费者,多美滋的产品是安全的,一直以来都是安全的。

    另外,预防性召回其实是很少见的。但是在西方国家,如果你做这种预防性召回,大家就会觉得你根据检测结果做出这样的预防性召回,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企业,觉得安全是有保障的。然而在中国,大家的这种反应是不一样的,不认为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而是问题企业。这就是我们当今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NBD:该次事件给这次给多美滋带来非常多的影响,如果下次再发生同样的情况,你们是否还会采取同样的措施?

    FelixMartin:首先,这次是一个异常的情况。达能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这种管控体系,不仅是对我们自己,我们也向所有供应商要求采用这样的质量分析体系。对于我们供应商的要求,我们有一个COA,也就是食品安全分析的协议,他们必须要按照这种协议进行执行。

    为了能够使供应商尽到他们的质量管控责任和义务,我们每年至少要对他们进行一次审计。此外,我们还会跟他们开一些研讨会议,由我们质量部门和他们在质量控制方面进行讨论。如果我们一个供应商告诉我们,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引起健康问题,即使没有任何文件能够表明这种情况,因为要很快做出决定,我们也要信任我们的供应商。也就是说,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还是会把产品从市场上召回。因为我们对涉及孩子健康的问题,采取的是“零容忍”态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茅台系列酒营收下滑超三成 转战“腰部”市场面临竞争加剧

    下一篇

    红罐王老吉周年考初见成效 上半年净销售额超30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