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式“断奶”(下)

    2013-08-12 00:50

    近年来,中国乳品市场频频曝出质量问题,而进口奶粉趁机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

    如今,当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突然陷入肉毒杆菌风波并跌落神坛之后,洋奶粉质量“百分百安全”的神话也被打破。至此,中国消费者和相关部门在发出种种质疑的同时,也开始对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的标准体系、二者之间的营销策略、中国乳企奶源建设以及奶业扶持政策是否着力得当等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访了相关专家,试图还原并破解中国乳业的“源头之痛”。

    中国乳企“源头之痛”:奶牛养殖户日趋减少

    每经记者 孙卫涛 发自北京

    奶源缺乏,这个中国乳业持续了十几年的痛,为什么至今依然未得到改善和解决?根源到底在哪里?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和调查了一些牧场后发现,在中国乳业这条产业链上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不少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奶业发展初期开始,一方面,乳企不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去采购原奶,而另一方面,收益不佳的奶农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再投资更多资金和精力去提高原奶的产量和质量。这样一来,乳企也更不愿意收购奶农的原奶。如此不断地反复并循环下去,犹如恶之花一般,阻碍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

    而当中国乳企意识到应该提高原奶的产量和质量,愿意付出更高成本购买高质量原奶时,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惯性。

    高投入并未带来高收益/

    一个炎热的中午,在北京市通州区一家牧场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见到了牧场负责人李胜利 (化名)。李胜利是一个“牛二代”,父亲曾在国营牛场里养了50多年牛。1999年,李胜利的父亲退休之后,决定和李胜利以及老万的弟弟一起投资10万元买了10几头牛开始做这个家庭牧场。之后,开始滚动发展,现在已经拥有200多头奶牛。

    对于奶牛养殖,李胜利说,别看自己养的还不错,但建议不懂的人还是别养,因为这是一个高投入和高风险的行业。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奶牛价格要2万元,为一头奶牛建立基础设施和设备要1万多元,而且一头奶牛从出生到产奶差不多要两年,在这白养的两年里,还得每天给奶牛喂饲料,一天差不多要30元。

    按理说,高投入加上高风险,带来的往往是高收益。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奶农的收益考验着管理者的技术水平。

    李胜利说,同样的一头牛,好的一天能产出40~50公斤,少的可能就十几公斤,甚至连奶牛一天的饲料钱都赚不回来。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碰到疫情,奶牛生病了,生产出来的奶不仅产奶少,而且这些牛奶也卖不出去。如果运气不好,奶牛病死了,前两年的时间投入和资金投入将血本无归。

    李胜利对记者表示,自己的牧场曾在2003年左右遭遇过一次疫情,结果导致自己好几年都缓不过劲儿来。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高希贞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的奶农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包括兽医技术服务这方面问题比较大,导致产量和质量都不高。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国外发达国际的奶牛一般可以产奶7年左右,而国内奶牛只能产奶5年左右,相差两年的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视。

    企业变相压价依然存在/

    在中国乳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乳企之间的抢奶现象非常严重。一位乳企管理人员曾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早些年,一家乳企刚和一家奶农签好协议,这家乳企前脚刚走,后脚就有竞争对手找上门来,并开出高价。

    不过,经过几年发展后,不少乳企对记者表示,这种现象已经很少了,因为大企业往往开始自建牧场,通过参股、合资以及奶联社等方式和奶农直接对接。

    按理说,在中国奶源普遍缺少的情况下,乳企应该保障这些奶农的利益,让他们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牛奶。但其实不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变相压价依然存在。

    “不是说你奶多了,他就都收,人家是买方市场,人家收够了就不收了。说是质量不合格。但质量合不合格,是人家说了算,没有人保护你的利益。”李胜利对记者说,每次往企业交奶时,最怕听到“异味”两个字。因为乳企不收牛奶的时候往往就说有异味。

    说到奶农被乳企拒收,李胜利举了一个例子:“之前就认识一个老板,心里素质差点,有一次连续被拒收三回,所有牛奶必须倒掉,结果一下子得了脑血栓,现在身体垮了,牛也不养了。”

    中国乳业不是奶源不够并且都在抢奶吗?为什么还要拒收呢?

    “压价是指淡季,乳品公司市场消化不了那么多鲜奶。而乳牛又不是自来水,想放的时候放,不想要的时候关,它也有生物规律。”一位地方乳企的管理人员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记者表示,现在一个乳企往往占据一个地区,表面企业规定了一个最低收购价,但企业往往就按最低价格收,这其实就是在变相压价。

    “中国奶农是历次乳业事件的受害者,恒天然公司背后是新西兰70%以上比例的奶农,你看中国奶农参与国际竞争,有竞争力吗?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乳企和奶农的利益链并不紧密,市场好乳企就抢奶,市场差就压价收奶,在产业链虽处上游但也处于弱势地位。”上述地方乳企的管理人员说道。

    奶牛养殖户不断减少/

    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的奶农没有赚到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放弃养奶牛。

    “以前,我们也是老组织会议,请专家讲课,刚开始几年,开会的人总是那么多,但后来开始减少了,现在会议也不组织了。”李胜利说道。

    高希贞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几年在全国各地跑,最深的感触是发现养殖户在不断减少,今年在河北做技术指导时,发现很多奶农正在卖牛,开始转行了。

    近几年,随着奶牛养殖户不断减少,也催生了奶牛贩卖这个行业。刘先生是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一位奶牛经纪人,两年前,他开始从事这个行业。

    他对记者表示,富裕县以前也是一个畜牧大县,前几年号称有20万头奶牛,如今估计也就剩下几万头了。“因为奶价太低,饲料太贵,奶农挣不到钱,只好开始卖了。”刘先生说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预计为1440万头,与2011年持平,奶牛养殖户数(即散户)持续减少,部分散养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奶牛养殖户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规模牧场数量和存栏量均有所增加。

    李胜利的牛场因为征地,去年从北京的大兴区搬到通州区,本来周边还有几个朋友一直在养奶牛,结果这一搬迁,这些朋友都不养了。李胜利表示,其实自己也不想养奶牛了,又累又苦,也挣不了钱。

    反思产业政策:集约化名不副实 六成奶源来自散户

    每经记者 郭梦仪 发自北京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暴露了中国的原奶问题,中国原奶质量和产量亟待提高。因此,近年来管理层也在着重加大了对畜牧业养殖,尤其是集约化畜牧业养殖的扶持。

    但是,扶持的效果并不理想。乳品业内人士及企业人士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在乳制品源头--畜牧业产业化上着力不当,方向有所偏颇。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规模化奶源上下功夫,感觉方向不对了,又开始做奶联社,而奶联社对畜牧业规模化贡献并不大。

    “近年来,相关部门在建立规模化奶源上走了不少弯路。”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如今,中国奶业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业一体化合作的发展模式。而在规模化上,中国无需过于纠结于大规模,而应以适度化规模、提高单产为主要集约化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产奶粉市场岌岌可危,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整治中国乳制品市场。就在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的通知,开始整顿中国奶粉市场,尤其是乳制品上游产业--畜牧业。

    业内认为,此次整合,或许能改善中国畜牧业生存环境,解决中国奶源质量差、产量少的问题,中国进口奶源的依赖症或能有所改变。

    奶牛平均补贴并不多/

    郭庆在企业负责国际法规,他对原奶、牧场建立的法规政策较为了解。在他眼中,相关部门近年来所做的努力可能难以改变畜牧业的恶性循环。

    郭庆所在的企业早在2005年便自建奶源。由于牧场资金投入量和周转周期很长,需要资金量非常大。但当年,相关部门能给与的只有土地优惠政策,建牧场的钱都是企业自己筹来的。

    如今,由于该企业所在省市是畜牧业新政策试点地区,相关的补贴较为丰富。郭庆称,除了土地政策较好外,企业的奶农合作社的基本建设50%可以补贴,农机也有了补贴,但这与企业的争取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他省市的奶农和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现在,相关部门给与奶农较多的财政支持,便是奶牛补贴。但看似数额巨大的补贴,一旦平均到每头牛上就“捉襟见肘”了。

    郭庆举例说:中国的养殖保险一头牛一年仅740元,而一头奶牛价值2万元人民币左右;若奶牛生病、死亡出现问题,补贴只能根据一头牛740元来计算,亏得太大了。因为保险数额太少,根本起不到作用,不少企业现在都用外资的保险投保。

    郭庆认为,相关部门未来应该做一些真正对畜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事情,如配置与畜牧业规模相应的畜牧业优惠政策,做乳品加工业和乳品养殖业一体化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奶源,乃至乳制品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专家称根本问题未解决/

    上述情形的出现,在业内人士看来,或许与产业政策“偏颇”有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关部门近几年对畜牧业的支持,多集中在加强国内奶源建设和奶农增收上。但在上述专家看来,这些政策并没有给中国奶源建设带来预期效果。

    上述专家表示,一方面,中国依旧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的乳制品监管体系;而另一方面,中国在发展现代化奶源建设方面有些极端。而在发现大规模养殖不可持续后,相关部门又在做奶农合作规模化。但这种奶农合作规模化也未能很好地促进奶农合作的体制建设,也没有促进畜牧业的规模化养殖。

    据上述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如今,企业仍有60%的奶源来自散户,其中包括奶联社、奶牛小区等形式。

    而奶联社等形式的集约化奶牛养殖形式,其实奶农还是养自家牛。虽说是“集约化”,但与散户的形式并无多少区别。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有很多问题,根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跟相关部门近年来着力不当有直接关系。”

    上述专家认为,相关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奶农的补贴和扶持,但这并不是乳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规模适度化、提高单产为主要目的的集约化发展,同时实现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化分工合作和利益关联一体化发展,才是解决乳业发展的根源。

    业界期待政策扶持/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拿出措施。

    2013年6月,相关部门一系列针对奶粉行业的政策调整表明,主管部门开始重拳整治乳品行业,中国的乳制品行业或即将迎来大的变革。

    6月18日,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提高婴幼儿乳粉质量行动方案,提出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措施。

    据一位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工信部的相关政策将与8月下旬公布。

    6月20日,国务院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质检总局等九部委《意见》,明确指出“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全面实施《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出,奶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对距保质期不足1月的配方乳粉必须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

    一位企业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相关部门未来将在企业建设GMP管理、企业信息化的经营管控和系统打造上,有各个方面的政策、资金等支持。

    而且,此次相关部门整顿奶粉企业,对有自建牧场的企业以及上游的畜牧行业来说将是利好。

    上述不具名的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奶农损失了不少奶牛,近年来,奶牛养殖业的也没有得到很好恢复。

    此外,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的速度快于原奶价格上涨速度,奶牛养殖的收益有所下滑,也使得大量奶农被迫转行。

    据上述企业人士的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奶牛的数量不到1000万头,而且奶牛的单产量大概是4.5吨,但原奶的平均蛋白含量低于欧盟、新西兰原奶。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上述企业人士认为,未来,畜牧业有关的企业、个人等可能会在用水、用电、牧场建设以及生产设备等方面得到相关政策扶持。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乳企“源头之痛”:奶牛养殖户日趋减少

    下一篇

    IPO游戏进展慢中青宝又抛新游戏遭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