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恒天然又涉“毒” 波及中国八成进口奶粉

    2013-08-05 01:38

    每经记者 郭梦仪 发自北京

    继今年初的 “二聚氰胺”之后,肉毒杆菌又把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推上风口浪尖。4日,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在一电视节目上表示,中国已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奶粉。

    在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恒天然集团新西兰奶制品公司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介绍,有3批浓缩乳清蛋白出现质量问题,这些产品是去年5月在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生产的,涉嫌被污染的产品总量为38吨。污染源是该公司在北岛怀卡托地区豪塔普工厂的一根受污染的管道。

    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的企业名单: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

    由于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而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如果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奶粉,对中国奶粉市场影响深远。奶业专家宋亮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断奶”应是短期应急措施。恒天然若对此次安全事件反应及时并给出合理解释,对市场影响不大,反之,将促进国内奶粉价格的上涨。

    暂停进口新西兰奶粉?/

    昨日(8月4日),格罗泽在接受新西兰媒体TVNZ采访的节目上表示,中国在得知新西兰恒天然乳粉检出致命细菌后,已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奶粉。格罗泽认为,中国这一举措 “在我看来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4日向国家质检总局求证“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奶粉”消息是否属实,相关人员表示当天不工作,要求记者发传真,次日回复;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电话无人接听;多美滋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暂未听到该消息。

    昨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目前,涉事企业已对涉及的问题产品采取追溯、召回等措施。

    据了解,此次有问题的乳清粉多用作生产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的原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多美滋处获悉,多美滋进口的20.8吨恒天然原粉全部供自身使用,并未销出;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将部分问题乳清粉卖给了可口可乐;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公司进口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去年5月份生产的批号为JW22的WPC-80乳清蛋白计14.475吨,这些乳清蛋白用于钙好喝等酸性产品中,公司已要求销售人员全面核查市场上零售商还有无所涉产品,若有将立即召回。

    “断奶”将推涨奶粉价格

    恒天然如此受关注,与其在中国乳制品原料行业地位有关。据海关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奶粉9.5万吨,价值3.1亿美元。其中,自新西兰进口奶粉9.1万吨,增加82.3%,占同期我国奶粉进口总量95.8%。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新西兰奶粉占据我国进口奶粉的八成,而新西兰出口至中国的奶粉中,恒天然又占了八成。在上述恒天然的两个“八成”中,既有原装进口的新西兰奶粉,如生命阳光等;也有进口新西兰原料粉在国内分装生产的洋奶粉,如惠氏、雅培和美赞臣等;还有一些虽是中国本土的奶粉或乳品品牌,但使用进口的新西兰奶粉原料的乳企。

    由于恒天然在中国乳制品原料占比较大,因此宋亮认为,格罗泽所说的“中国已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奶粉”,应该是短期行为。国内奶源短缺,若中国长期地停止进口新西兰奶粉,会造成奶粉企业产量下降,奶粉价格会暴涨。

    宋亮称,若新西兰对此事给出检测报告,保证恒天然产品不存在大规模的风险,产品问题只是局部性的,那么中国便会放开对新西兰乳制品的禁止政策;反之,则会影响到国内奶粉产品的价格。“不过,新西兰政府也很重视此次事情,相信很快能见到相关的检测报告”。

    早在今年1月份,新西兰奶制品就被检测出含低含量的有毒物质二聚氰胺;而在去年9月,恒天然已在产品中发现二聚氰胺残留,因“保密”3个多月而备受诟病。宋亮认为,新西兰奶粉一系列事件,虽然对国内有奶源的奶粉企业来说是好事情,但相比国内的奶粉企业,此次事件对非新西兰的进口奶粉则是“很大很大的利好”。

    恒天然含“毒”乳品流入中国 4企业急召回

    每经记者 郭梦仪 王霞 王雅洁 孙卫涛 发自北京、上海

    娃哈哈、可口可乐、多美滋、可瑞康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正因为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再次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面临危机。

    有人士指出,洋奶粉问题频出,暴露出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缺失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才能提升监管力度。但一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专家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可行的办法是在贯彻好即有标准的前提下,打通全产业链的有力监管,这一点在乳制品产业链中显得尤为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8月4日)上午从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获悉,现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的产品。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名单,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吨。其中,上海糖业烟酒将公司进口的产品全部供给了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已采取隔离措施。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娃哈哈相关产品用于钙好喝等酸性产品,产品已基本销售完毕,公司对市场库存进行核查并启动相关召回;可口可乐主要用于个别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公司正追溯相关产品并召回;多美滋相关原料主要用于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2段产品,公司启动召回12批次产品。

    进口公司启动召回

    多美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来声明,公司已获知一些多美滋产品使用部分批次恒天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可能存在潜在质量问题,公司已经查明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2段产品可能受到影响,共涉及12个批次,分别为F3144、1F3171、2E3170、1E3182、1C3170、2C3180、2E3172、1E3181、1H3172、1H3180、2H3166和2H3181。多美滋表示,其中部分已被封存,未流入市场。公司已启动召回程序,将对以上产品实施预防性召回,并全部销毁。

    上海糖业烟酒公司表示,公司是恒天然在国内的进口代理商之一,相关产品的最终客户为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昨日向记者发来声明表示,根据恒天然公司提供的批号,相关的4800公斤原材料中4775公斤已被安全隔离,其余25公斤已用于生产个别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目前公司正在追溯受影响产品的生产和发货记录,并予以召回。

    而根据娃哈哈的声明,公司进口了恒天然去年5月份生产的批号为JW22的WPC-80乳清蛋白计14.475吨,用于钙好喝等酸性产品中。目前公司的相关产品已经基本销售完毕,但是公司已要求销售人员全面核查市场上零售商还有无该批号所涉产品,若有将立即召回。

    此外,公司表示对去年至今年2月使用该乳清蛋白的产品的出厂检测记录进行复查,并未发现肉毒梭状杆菌及肉毒毒素,公司还对市场上的产品库存进行了紧急排查,尚未发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已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我司产品的留样进行肉毒梭状杆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

    记者昨日走访上海几家超市发现,娃哈哈爽歪歪营养酸奶饮品和娃哈哈AD钙奶配料表中均标示含有浓缩乳清蛋白粉,但公司声明中并未明确涉事原料是否用到了这些产品当中。

    可口可乐仅用了25kg问题原料?

    根据新华社报道,娃哈哈的相关产品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投入市场,目前已经基本销售完毕;根据上海市质监局的相关信息,多美滋问题乳粉已使用105.45吨,库存103.1吨,已制成较大婴儿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吨 (已售420.188吨,库存243.93吨)、幼儿配方乳粉成品62.434吨,尚未售出。

    此外,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按照生产工艺,可口可乐生产不可能一次只用25公斤原料。为何可口可乐4.8吨的涉事乳清蛋白粉中,只有25公斤用于生产?

    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经营进出口贸易,公司只是第三方物流,不涉及生产领域,该批次原料于去年12月份抵达上海口岸,通过检验检疫后入关。

    “我们拿到产品之后,也会进行检测,我们3月份把一包产品提供给可口可乐做样品,可口可乐检测发现没有问题,因此就接受进行使用了,也就是这包有问题。”该人士表示,目前其他的原料刚到可口可乐的仓库。

    可口可乐方面相关发言人在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只涉及到25公斤,是因为公司同时用几包,只有这一包产品是涉嫌问题批次产品。”

    行业影响

    质检总局发风险警示 奶粉代购行业风声鹤唳

    昨日 (8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该局刚刚接到新西兰政府有关部门通报,称新西兰纽迪西亚公司(Nutricia)发布公告,召回其在新西兰市场上销售的3个批号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检总局表示,虽然涉事产品未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但如有以个人携带、邮寄或网购等方式购买了这些产品的,请勿食用。

    这一声明再次将奶粉代购行业推上台前。东方艾格咨询的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国家要对海外奶粉代购行业严管,只是目前相关细则还没有出台。

    3批次可瑞康奶粉被召回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消息显示,纽迪西亚决定召回的是出厂批号为3169、3170的“可瑞康”1段(供0~6月婴儿食用)和批号为D3183的“可瑞康”金装版2段婴儿配方奶粉(供6~12个月婴儿食用)。这3个批次奶粉的保质期分别为2016年6月17日、2016年6月18日和2014年12月13日。

    经查,上述产品未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如有以个人携带、邮寄或网购等方式购买了上述批号产品的,请勿食用。

    可瑞康进口商达能婴幼儿营养品(香港)有限公司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来声明表示,经过纽迪希亚调查确认,目前所有中国官方渠道在售的可瑞康(Karcare)金装全系列产品均未使用受到污染的原料。

    达能婴幼儿营养品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正在与新西兰方面协商如何处理可能流入中国市场的相关产品。

    或加强奶粉代购监管

    在中国婴幼儿奶粉销售中,有很大一部分奶粉是通过海外代购渠道进入国内的。这也是可瑞康涉嫌被污染的奶粉并未在中国销售,质检总局仍发布警示的原因。

    北京陈先生自孩子出生就一直让孩子用海外代购的奶粉。“一罐惠氏在国外一罐就是150~160元,网店一般卖250~260元。我们代购奶粉,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质量稳定。”陈先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资深乳业分析师陈渝对记者表示,“业内估计海外代购奶粉数量和国内每年进口小包装奶粉的数量差不多,估计在8万吨到10万吨”。

    记者调查发现,在某电商网站上搜索“代购奶粉”,可找到相关店铺14126家,排名靠前的卖家月销售量在上万罐。

    对于奶粉代购,日前有消息称,海关总署将在9月实施更严厉的管制措施。不过这一消息随后被海关总署有关人士否认。但该人士表示,国家肯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出台新的管理措施。

    陈连芳对记者表示,国家一定要对海外代购奶粉进行监管,否则消费者利益无从保护。目前国家已经表态要严管海外代购奶粉行业,只是有关细则没有出台。

    企业回应

    为何迟报4个月?恒天然称“不是常规检测项目”

    恒天然8月3日就2012年5月在其一家新西兰工厂生产的3批次特殊类型的浓缩乳清蛋白的质量问题向包括3个中国客户在内的共8家客户发出了提醒。

    但记者注意到,恒天然早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检查就发现了相关风险,直到今年7月底才证实在一个样本中可能存在会导致中毒的肉毒杆菌。为何恒天然4个月后才通报相关结果?

    恒天然方面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新西兰基于牧草养殖的模式,梭菌属微生物并非常规检测项目,“但我们混合各种原料进行生产时,我们对梭菌属微生物进行了检测,而进一步的混合生产是在各种原料生产几个月以后发生的。”

    此外,公司表示,恒天然自身品牌旗下的消费产品都不会含有肉毒杆菌,没有相关质量问题,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恒天然在发现问题的苗头时就应该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叫停产品的生产销售,然后再去查,等待检测结果最终确认没有问题后再重新出售,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4日说,这些问题乳清蛋白粉于去年5月生产,但恒天然集团却在今年7月31日才最终检测出肉毒杆菌,并于8月2日向政府报告。

    事实上,恒天然在今年3月的一次检查中就发现了这一潜在的质量问题,梭菌属微生物指标呈阳性。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恒天然对产品样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检测。7月31日,检测结果显示,在一个样本中可能存在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的梭菌属微生物菌株(肉毒杆菌)。

    而对于滞后4个月才通报的疑问,恒天然表示,公司为一个客户执行常规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测试(SRC)时发现梭菌属微生物,但没有具体确定是肉毒杆菌。“乳业公司通常不检测肉毒杆菌,因为它极少出现在乳品中,恒天然产品中之前从未检测出此微生物。最初的连续测试并不能确定其菌种,我们进而开展了一系列的更详细的测试。”

    恒天然称,目前没有任何关于因食用含这些批次乳清蛋白的产品而导致疾病的报道。鲜奶、酸奶、奶酪、黄油和超高温灭菌牛奶等日常乳制品不在受影响的产品之列。

    恒天然集团昨日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来声明表示,公司确认旗下消费品牌产品均不在8月3日公布的质量事件的影响范围之列。

    记者了解到,目前恒天然在华销售的奶粉产品主要有旗下安满孕妇奶粉、婴幼儿奶粉以及安怡中老年人补钙奶粉。记者昨日走访发现上述产品等正常销售。

    专家解读

    肉毒杆菌标准缺失 并非必检项目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一场肉毒杆菌风波,卷入数家企业。肉毒杆菌为何物?国际以及国内是否有相关标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国内国外,奶粉生产中,肉毒杆菌都不作为必检项目,但是不少企业都有一定的相关自检。“根据乳品和奶粉的相关工艺和食用人群,相对来讲本次涉及的乳品应该是安全的,但是给6~12月份婴幼儿食用的奶粉需要警惕。”

    肉毒杆菌尚无相关标准

    资料显示,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

    “由于肉毒杆菌并不是全部有毒,并且企业都有一定的内控标准,而含乳饮料、奶粉等生产又有一定的高温生产工艺,基本上肉毒杆菌芽孢都给消灭掉了。”朱毅表示,在临床上,这种感染非常罕见,因此也就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肉毒梭状杆菌其致病性在于它所产生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系蛋白质类毒素,对热敏感,不耐高温不耐高酸。酸度pH4.5以下或者温度在45℃就可以抑制它,100℃的高温几分钟可以杀死。

    “但对奶粉还需要一定的警惕,虽然基本毒素不存在,就怕如果奶粉中有芽孢,因为芽孢耐热能力比较强,在加工工艺中没有消灭的话可能有一定的风险。食用2段奶粉的婴幼儿都是6~12月的婴幼儿,婴幼儿的肠道不是很强,如果繁殖分泌毒素,就会有肉毒毒素中毒。”朱毅说。

    监管须打通全产业链

    有人士指出,洋奶粉问题频出,暴露出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缺失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才能提升监管力度。

    但一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专家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现有多项标准已经出台的情况下,新标准的制定须经过严格论证,而且需要一定的成本,增加的成本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目前可行的办法并不是倒逼更多的标准出台,而是在贯彻好既有标准的前提下,打通全产业链的有力监管,这一点在乳制品产业链中显得尤为重要。

    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针对经营企业的标准规范仍在制定过程中,为实现全程追溯,卫计委正在就规范的制定紧密协商,未来将出台的新规将就批批检验以及流通环节检验等多方面提出要求。

    上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专家认为,乳制品产业链在饲料、加工、存储、包装、运输等环节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从原料采购,到生产企业生产,再到经营企业销售等,监管部门的监管须建立起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拓展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中。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恒天然含“毒”乳品流入中国 4企业急召回

    下一篇

    百特国际在华合资企业被曝违规支出 广药紧急撇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