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调研上市公司一般会被婉拒,或仅由证券事务代表接待,很难获得与公司高管面谈及参观厂房和库房机会。
上市公司现场调研一碗水端不平 散户势单力薄拼不过大机构
按照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投资者均可以前往上市公司调研。但在现实中,中小散户要跨入上市公司大门并不容易。
调研上市公司往往成了机构资本实力的较量,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前往调研相对容易,并能与上市公司高管进行面谈。
此外,在调研上市公司、与高管面谈过程中,一些大型机构找到了诀窍,在不涉及敏感内幕前提下,获得高价值信息。
要调研先拼资本实力
去年5月份,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辞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任何一只股票都不适合散户买,除非他对该公司非常了解。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了解一家上市公司?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南方小康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基金经理杨德龙,给记者讲述了公募基金深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过程。
他说,首先,对于券商研究所推荐的股票,公募基金旗下的买方研究员研究后推荐给基金经理。然后,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商议后,约好上市公司高管或者与券商研究员联合调研上市公司。
而在调研过程中,基金经理有时要参观生产车间、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沟通,从生产到销售、从销售到回款、从高管年龄到相貌、从高管思路到高管未来构想,一一调查清楚。如果对这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了解得还不够,还要对上市公司供货商和销售商等这些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调研。
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投资者可以前往上市公司调研;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时,董事会秘书应全程参加。而上交所还特别要求,上市公司应当为中小股东到公司现场参观、座谈沟通提供便利,合理、妥善地安排参观、座谈活动。
尽管投资者现场上市公司调研如此重要,而且又是上市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但在现实中却难以落实。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获悉,一般情况下仅有大型公募和大型阳光私募可以独立约到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进行面谈、调研上市公司厂房库房等。多数中小型基金、阳光私募一般则需要券商研究所来安排,并且往往被上市公司安排和其他机构一起调研。而散户调研上市公司一般会被婉拒,或者由证券事务代表接待,而获得与公司高管一对一面谈、参观公司厂房和库房的机会微乎其微。
杨德龙说,如果散户获准前往上市公司调研,高管不大可能挨个面谈,一是散户太多,二是散户级别和能量也不够。
泰达红利基金一位基金经理的话也验证了这个观点。他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就连一些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要见上市公司高管也不容易,去参观厂房和调取一些销售数据也有难度,散户被上市公司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型公募基金和大型阳光私募手握重金,一是可以影响股价,上市公司维护好这些客户有利于日后的资本运作;二是因为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大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手里的投票权还可能影响公司管理层的人事安排。
机构调研有诀窍
散户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大型机构的现场调研、与高管面谈是会否涉及敏感信息?对此,一些业内人士却称,有价值的信息不一定非得敏感。
杨德龙等多位基金业人士称,公募基金调研上市公司,主要是要验证一些公开信息、数据;另外,也考察一下上市公司的掌门人是否靠谱,是否具有将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能力和雄心。
不过,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到上市公司调研理论上不会涉及敏感信息,但常可以获得各种敏感信息的“替代品”,例如,可以通过高管的情绪判断经营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有些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经营情况较好的时候喜笑颜开,请客吃饭也是常事。如果经营不善,一般都会愁眉苦脸,被问及经营情况,便顾左右而言他。这些情绪虽然不是敏感信息,但有时候却具有和敏感信息同样的价值。
南方基金一位高管则称,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人,从车间生产和库房存货也能判断出经营的情况,尤其是从上市公司上下游产业链获得的数据。这些虽然不是内幕信息,但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散户是否能效仿机构如此操作?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散户或许有调研上市公司的特殊渠道,但大多数散户仍可能没有动力去做。
对此,中信证券(600030)资管业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首先,从经济角度考虑,散户这么做得不偿失;其次,从专业性上看,普通投资者一般缺乏金融学的估值技术知识和被调研公司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而难以判断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否被低估,也难以预测行业景气度的变化。
原文:http://stock.hexun.com/2013-07-25/15646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