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印峥嵘 发自上海
上周五(7月19日)晚,央行官方网站宣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包括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信社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同时维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变。
央行称,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多位经济学家表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会影响贷款利率定价,银行信贷规模也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贷款基准利率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
某银行信贷审批部门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低于基准利率贷款的主要是大型国企,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后,优质国企客户或有更多筹码来获取优惠贷款,而银行也将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以平衡收益,这将加剧企业贷款利率的两极分化。因此有专家建议,要防止大企业当 “资金倒爷”。业内人士认为,就算放开所有的利率管制措施,中国距离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体系和有效的资本配置仍然任重道远。
贷款基准利率仍将存在/
自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否意味着贷款基准利率将失去指导意义而不复存在?华东某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利率定价的基础仍将长期存在,不会取消;否则,银行贷款利率的参考依据就没了。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政策明确表示“取消贷款利率0.7倍下限”,而没有像票据利率一样说是取消利率管制。同时,本次政策仍表示维持对住房贷款利率的管制,这也意味着贷款基准利率仍将存在。
央行还宣布,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据了解,1996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稳步推进。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先后实现市场化。2012年6月,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下调至0.7倍。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使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此前决策层关于放开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存款利率上限的讨论,并未出现在央行上周五的声明中。这说明在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和影子银行去杠杆化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一条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路径。他认为,央行将维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由于去杠杆化的继续,下半年信贷增长将继续疲弱。近日,3月期Shibor利率已经升至4.6%,高于6月初3.9%的水平,说明企业的实际有效借款利率仍在上行。
贷款利率或现两极分化/
央行还指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前央行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65%的银行信贷定价都在基准利率上方,24%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仅11%的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
某银行信贷审批部门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适用最低利率的客户范围很小,只有大型国企才有,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非常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有利于降低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企业融资成本。这类企业被银行视为优质客户资源,是银行争抢的对象,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对这类企业的争夺战将导致其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上述银行业内人士还指出,“如果银行想从其他途径把少赚的钱弥补回来,可能会加重贷款利率的两极分化现象。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上行,而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更低了。”
由于大企业可以拿到低成本资金,有专家对大企业可能重操“资金倒爷”旧业表示了担忧。上个月就有报道称,今年以来,已经有110家的上市公司有委托贷款记录,合计金额约200亿元。专家表示,如果不通过制度防止大国企或者上市公司“倒卖”低价获取的贷款资金,中小微企业融资将更难、成本将更高。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企业投资活动减少、银行信贷需求下降不是融资成本上升造成的,而是过剩产能和需求疲弱的预期导致企业盈利空间下滑。
汪涛进一步指出,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也不会引起银行信贷井喷。信贷增速并非取决于利率,而是受信贷额度、存贷比和其他量化指标限制。截至今年6月末,社会融资总量和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1%和14.2%,信贷增长已经非常强劲。央行6月份不得不收紧银行间流动性抑制银行放贷冲动。“在银行信贷投放没有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不会导致整体银行贷款利率下行。一年期实际有效贷款利率已经从2012年末的7%上升至2013年3月份的7.16%,今年二季度还可能继续上行。”
存款利率可逐步放开
在此次贷款利率全面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成了利率市场化下一步改革的焦点。
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并提到了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以及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央行在答记者问中表示。
“我们预期中国决策层将率先放开3~5年的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以降低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汪涛认为,“不过此前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已经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利率市场化。”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可以分两步走,先是局部入手,如放开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存款利率上限,目前存款利率的上限是基准利率的1.1倍,预计下一步将先放宽至1.2倍,最后再完全放开。
汪涛则认为,就算放开所有的利率管制措施,中国距离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体系和有效的资本配置仍然很远。中国政府和央行仍然对信贷设置了数量化的控制工具,同时针对具体行业设置了差异化的信贷导向政策。最重要的是,对银行的存贷款客户而言,来自政府的隐性担保如果不被打破,将继续扭曲利率定价和信贷资源的有效分配,导致银行信贷资源向国有企业倾斜。中国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就不可避免地要解决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政府应该从根本上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包括财政改革、要素定价改革、中小企业改革以及其他金融领域的改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