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光伏业补贴“输血”不足 缺口约200亿

    2013-07-16 01:01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每经实习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针对分布式光伏补贴,《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了补贴年限为20年。

    而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光伏行业最主要的补贴资金来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但该基金与行业所需存在约200亿元的缺口,“钱从哪里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度或补贴0.45元

    “光提出补贴年限为20年还不够。”在林伯强看来,这20年如何补贴、补贴标准是多少、如何操作则更为关键。

    根据《意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发现价格和补贴标准,并根据光伏发电成本变化等因素,合理调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

    对光伏电站,由电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或招标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发电企业按月全额结算;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立由电网企业按月转付补贴资金的制度。由中央财政按季度向电网企业预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目前考虑由国家电网代国家财政每月向发电企业支付补贴。

    对于价格标准而言,孟宪淦证实了现在对于每度补贴是采纳0.35元还是0.45元分歧较大。

    “补贴价格需要考虑投资者的合理成本与合理利润。”孟宪淦说,“如果价格太低,企业没有投资积极性;价格太高,政府又负担不了。”

    “发电企业普遍反映0.35元太低了。预计最终会定在0.45元左右。”孟宪淦说。

    此外,林伯强建议,20年的补助应采用逐年减少的方式。他强调,不能重蹈风电补贴价格多年不变的老路:“光伏行业第一年补贴一定要足,要多给一些,然后再逐年下调。这符合太阳能产业和技术发展规律,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价格会逐渐便宜。”

    孟宪淦对此补贴方式也表示赞同,并认为最好的结果是最终实现不靠补贴、平价经营。

    钱从哪儿来

    《意见》提出,根据光伏发电发展需要,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与光伏发电规模相协调。

    目前,光伏行业“输血”的“血袋”来自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而该基金要覆盖扶植诸多可再生能源产业,显然“僧多粥少”。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展基金用于扶持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以及向普通用电企业和家庭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两部分,其中又以电价附加收入为主。

    这也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进行补贴的唯一资金来源。

    电价附加从2006年开始征收时的2厘/千瓦时,先在2009年11月提高到4厘/千瓦时,又自2011年12月提高到8厘/千瓦时,现在仍按此标准行。

    孟宪淦向记者表示,实际征收的电价附加收入与实际补贴需求缺口差得较大。电价附加年收入本应为400亿元,但执行过程中各种减免打了折扣,目前该基金规模为约200亿元,其中用于风电补贴的就有180亿元,再刨去生物质能等,留给太阳能补贴的极少。

    而按照目前国内光伏太阳能年发电水平,也即发电400亿~500亿度,相应需要200多亿元补贴。

    粗略一算,供需至少差十倍以上,缺口约为200亿元。

    孟宪淦和林伯强均认为 “钱从哪来是个大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政策就是空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光伏“国策”最终版出台 众企业热盼细则落地

    下一篇

    上半年营收增速下降中小房企加速“退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