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总理定经济运行“上下限”有序释放改革红利

    2013-07-12 01:0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宏观调控策略,首先就是持续发展经济,做到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促进经济转型,切实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面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情况,新一届政府亮出了一系列“踩刹车、转方向”的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结合”、“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标本兼治”这些关键词透露出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宏观调控策略。李克强指出,首先就是持续发展经济,做到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促进经济转型,切实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毋庸置疑,这个升级版的打造任重道远,容忍经济趋缓而谋求“宏观转型”已属必然。而转型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将会持续多久?

    转型升级

    短期刺激仅能起一时之效,改革才是化解中国经济产能过剩、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关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这一表述让人们对我国经济前景充满期待。最近一段时期的迹象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在改革的背景下正被赋予新的内涵。

    我国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公布在即,李克强本周在广西座谈会上的表态已经为调控定下基调。他清晰界定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具体含义:宏观调控要让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他同时指出,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只要经济形势在合理的区间之内,政府工作重点仍然要放在调结构和促改革上。

    多位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GDP增速7.5%这一目标的完成并无太大问题,结构转型将成为下半年最关键的内容。

    再强调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6月中下旬出现的 “钱荒事件”起初被视作银行流动性的压力测试,后来更被当做政策风向标转变的界碑——过去5年,几乎经济一有风吹草动,货币政策便出招应对;而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尽管调整预期不断,却无一成真。

    决策层并非毫无动作,国务院近期制定出台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推动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银监会也作出明确表态,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要求,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因经济增速放缓转向宽松,也不因当前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有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此外,李克强虽然作出关于经济增速守下限,通货膨胀固上限的相关表态,外界也并不认为是重回保增长道路的开始。范剑平认为,只要经济形势在合理的区间之内,政府工作重点仍然要放在调结构和促改革上,表明官方当前不是不重视增长,而是不能为了短期增长给将来制造更大的麻烦。

    瑞穗证券报告指出,仅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刺激,短期来看也仅能起一时之效,改革才是化解中国经济产能过剩、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关键。

    实体经济结构性压力增大/

    结构调整的紧迫性或许是政策基调微调的一大原因。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延续了自去年以来的低速运行格局。目前宏观经济低速运行,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基本平稳,但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压力却在增大。

    中行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还会在一季度7.7%的基础上继续走低,GDP增长7.6%左右。需要防范经济放缓可能引发的风险,包括失业加剧、影子银行膨胀、地方债务和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等。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近期国内经济活动呈现出见底的迹象,但经济增长前景仍然脆弱。

    汪涛认为,除了对市场情绪和预期造成打击外,近期银行间市场“钱荒事件”还可能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放缓信贷扩张势头等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后续的负面影响。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更多集中于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银行和产能过剩行业,其他实业在这种金融环境下举步维艰。

    汪涛认为,最可能的是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段时期的疲弱增长和结构性调整、在此期间一些坏账以及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将得到重组,“鉴于中国政府债务水平较为温和、国内储蓄水平较高且资本账户封闭,这意味着政府能够以更加渐进的方式来推动结构性调整并降低杠杆水平”。

    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表示,尽管总理提及物价上限,但今年CPI增速预期距离3.5%的控制目标仍然很远,具备充分的调结构和稳增长空间。

    下半年经济增长依靠转型/

    “当前增长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下半年中国经济亟须扭转困局。”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袁钢明说。

    在经济学家们眼中,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将主要依赖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红利。

    6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很多方面如棚户区改造等,不但能实现百姓改善生活的盼头,而且能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调整优化投资安排,压缩一般性投资,集中一部分资金重点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支持,把钱用在“刀刃”上。会议决定,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

    李稻葵分析说,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剧,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明显不足。面对这种形势,需继续推出一揽子改革,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于一大批准公共产品的投资,而这种投资需要动员社会上各种资源、各种资金进行投入。相应的改革应该继续出台,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逆转当前投资者情绪低迷的困境,经济结构调整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政府能出台一些措施,一方面稳定增长和金融部门、一方面着手解决经济和金融系统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市场信心就有望得到明显提振。”汪涛认为,这些措施可能包含制定长远并且明确的计划,对土地使用权、财政、社保和户籍等一系列互相关联的领域进行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实现“真正”的城镇化等。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剧,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明显不足。面对这种形势,需继续推出一揽子改革,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于一大批准公共产品的投资,而这种投资需要动员社会上各种资源、各种资金进行投入。相应的改革应该继续出台,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逆转当前投资者情绪低迷的困境,经济结构调整才能顺利进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营改增”全面推广财税改革进深水区

    下一篇

    新型城镇化规划呼之即出 以城市群治“城市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