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已公布的中报业绩预告显示,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预喜比例均较一季度有所回升,而主板上市公司的预喜比例则较一季度回落,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中小盘股持续坚挺的原因。对于创业板而言,虽然目前业绩预披露家数不足三分之一,但业绩分化已经初露端倪;另外,“明星股”业绩整体向好,但部分个股的预增幅度与股价涨幅却不太匹配。分析人士预计,随着预披露高峰的到来,创业板两极分化格局将更加凸显,“小而美”的强者恒强与“伪成长”的业绩杀将同时席卷市场。
中小板创业板
盈利情况优于主板
进入7月,中报业绩愈来愈成为影响市场的核心变量。昨日中小板和创业板大幅跑赢主板,就与其目前良好的业绩预披露情况密切相关。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7月9日,696只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有694家披露了业绩预告,基本披露完毕。其中,85只预增,116只续赢,260只略增,26只扭亏;66只预减,25只首亏,87略减,26只续亏,3只不确定。以此测算,中小板中报预喜比例为70%,而该比例在一季度为51%。
与此同时,在355只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103家披露业绩预告,占比为29%。其中,16只预增,2只扭亏,35只略增,11只续赢;15只预减,11只略减,3只续亏,9只首亏,1只不确定。由此测算的创业板中报预喜比例暂为62%,而一季度为60%。
与之相对应的是,沪深主板已有223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其中47只预增,25只扭亏,13只略增,5只续赢。主板中报预喜比例为40%,较一季度的49%明显回落。
从业绩预告分布结构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情况较一季度改善,而主板上市公司则环比回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主板传统企业更易受到宏观经济下行的负面冲击,而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较小,且受益转型带来的盈利增长,具备较大的想象空间。相对主板的中报业绩优势,成为中小板创业板在当前疲弱的市场格局下相对坚挺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创业板还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尚未披露业绩预告,因此创业板的业绩分布结构还需继续跟进与更新。
创业板两极分化趋于严重
创业板曾在5月份享受了轰轰烈烈的成长盛宴,6月份回调不到8%便再度掉头向上,于7月3日再创反弹新高。市场对于创业板的分歧由来已久,此番中报业绩早已被认定是创业板个股的分水岭、试金石。尽管目前创业板业绩预披露家数较少,但两极分化的迹象和苗头已然出现。
在103只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预告净利润同时出现大幅增长和大幅下降。其中,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以上的个股有6只,分别是鼎汉技术(300011)、智云股份(300097)、珈伟股份(300317)、金城医药(300233)、向日葵(300111)和光线传媒(300251),增幅分别为1295.20%、905.86%、347.88%、130.00%、120.81%和120.00%;净利润同比降幅逾100%的个股有8只,分别是宝德股份(300023)、荃银高科(300087)、信维通信(300136)、科新机电(300092)、新大新材(300080)、温州宏丰(300283)、华星创业(300025)和美亚柏科(300188),降幅分别为678.87%、367.02%、275.00%、266.03%、203.65%、188.00%、165.00%和100.00%。
而从业绩验证的角度来看,在年内涨幅超过100%的24只明星股中,有9只公布了业绩预告,其净利润同比增幅都在30%以上;而在年内跌幅超过25%的创业板“熊股”中,预告净利润几乎都出现负增长。
据预告利润增幅显示,创业板个股的业绩增速已经呈现出严重的分化格局,而随着预披露家数的增多,这种分化特征将会更加凸显。而就明星股的业绩来看,目前尚未出现业绩“变脸”的悲剧,这有望强化投资者的乐观预期,“强者恒强”的格局或延续。不过另一方面,相对于前期飙升的股价,部分成长股的业绩预增幅度似乎也难以与之匹配,预期差引发的失望情绪或随着中报的披露而发酵。因此,除了考察绝对的业绩预增幅度之外,对于前期涨幅以及后期成长空间也需综合考量。
原文:http://stock.hexun.com/2013-07-10/15596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