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13年制造业经济难以实现根本性好转,但下半年市场表现好于上半年是可以预期的。
每经网上海7月9日电(记者 夏冰) 今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呈下跌趋势。大宗商品面临新一轮抛售潮,资金持续净流出,今年净流出量已达240亿美元,竞低时代已然到来。
《每日经济新闻》从生意社近日发布的《2013大宗商品数据半年度报告》获悉,2013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呈现小幅拉涨后短暂整理继而单边批次下行态势。具体来看可以分5个阶段:1月拉涨,2月小涨整理,3月-4月中旬第一波单边下行,4月下旬至5月上旬横盘整理,5月下旬至6月末第二波单边下行。
对此,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在对上述数据解读时指出,2013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的综合表现是近3年来较差的一次。如以半年作为分析周期,仅2011年下半年的情况更为糟糕(2011年下半年BCI一阳五阴),2013年上半年堪称“倒数第二”。
刘心田认为,2013年上半年BCI如此表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的着陆与大宗商品的下行周期重叠,“屋漏偏逢连夜雨”;二是2013年开年1、2月市场心态过于乐观导致早春,而3、4月需求的不力导致经济数据和市场心态急转直下,5、6月商品市场出现摸底迹象后,“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心态以及利好的缺失导致市场的下跌一浪接着一浪。
对于下半年的BCI情况,刘心田持谨慎乐观态度:“鉴于上半年的糟糕表现多少透支了下半年的利空,虽然2013年制造业经济难以实现根本性好转,但下半年市场表现好于上半年是可以预期的。”
对于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刘心田认为,7、8月份或进行探底和整理,有望在9、10月迎来一波反弹,11、12月回调整理或小幅翘尾。总体上,市场走势或接近W型或U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