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由于牵涉到各方利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在细化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干扰。有不少地方政府要员跑到发改委“求情”,希望能区别对待。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北京
整体开工率仅60%价格战已成重庆水泥市场“毒瘤”
每经记者 鄢银婵 发自重庆
自救,已成为西南地区水泥行业当下的关键词。“产能过剩、利润触底,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表示,西南地区水泥产能过剩引发的白热化、恶性化竞争,已经严重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重庆水泥市场产能翻倍增长,2013年预计产能过剩2500万吨左右,整体开工率在60%。同时,水泥产能过剩滋生出的恶性竞争也在破坏着重庆市场的价格机制。
生产线集中核准过多
每年6~8月都是重庆水泥行业传统的淡季,但显然今年的“淡季”来得要早一些。
“不说远了,就拿2011年来说,我们也只在最热的7月份停窑20来天,不过今年在5月下旬就断断续续停了”。在行业打拼了近10年的彭德(化名)今年明显感觉市场不好走。
事实上,记者从重庆市水泥协会人士处了解到,彭德所在厂子的情况并非个案,“眼下重庆水泥企业整体开工率仅保持在60%左右”。
根据重庆市水泥协会秘书长马泽民提供的数据,2012年,重庆市水泥总产能达到7600万吨,水泥产量5276万吨,同比增长4.41%,但全行业亏损1.05亿元,企业亏损面占39.32%,成为全国各省市中的亏损冠军。
“今年1~4月,重庆水泥行业又亏了1350万元。”马泽民说,重庆的行情之所以劣于全国,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几年生产线集中核准太多。“2007年重庆核准了12条新型干法生产线,2008年又核准了16条,2009年核准了10条生产线,这些数字很惊人”。
企业实行低价倾销
王宏诚是重庆合川一家水泥公司的销售经理。“3月份时,重庆一个区县的建筑老板和我们谈判,当时他们给出了270元/吨的底价,不过那时候的市场行情是300元/吨,我们就拒绝了。”他说。
令王宏诚始料未及的是,重庆的水泥价格在接下来几个月里连创新低。根据西南水泥人士提供的数据,今年3月,“400号水泥”的价格为每吨300元左右,4月为280元/吨,5月又下调为26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终端市场价格下调,生产成本却呈高企状态,水泥行业的利润率出现大幅下滑。“2012年重庆水泥行业总利润为-1.05亿元,位居全国最末位。”马泽民说。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上述重庆市场的水泥价格仅存于“明面”上。为了将存货出清,不少企业实行低价倾销价格战,特别是不少小企业,其报价已基本接近于成本价。
“现在重庆部分水泥真正的成交价格已经在210元/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即便如此,销售情况同样令人寒心。
“同其他行业相比,水泥属于短腿产品,同质化较高,在产能过剩的大前提下,如果无法实现行业协同,就很容易陷入恶性价格战。”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表示。
重庆水泥企业频现“骗补”
事实上,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日前,国家工信部下达的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指标中,重庆就要淘汰水泥150万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政策却成为不少水泥企业的一条生财之道。
记者了解到,在6月20日审计署公布的“348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发现的违规使用资金问题及整改情况表”中,约60家为水泥制造企业,占比近20%,涉及骗补资金超过8200万元。在这约60家水泥企业中,有18家为重庆企业,占比达30%,涉及骗补资金为1488万元。
“对于水泥企业而言,骗补属于险中求财,在某种程度上也算被逼的。”上述业内人士直言,市场严重饱和、价格低位、利润率持续下滑,给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外行人很难有所体会。
由此,6月26日,来自中国水泥协会、西南四省市水泥协会负责人及17家水泥企业的老板齐聚一堂,为今后如何活下去寻找对策。企业负责人发言时均无一例外地坦言“压力大”,“将价格做上去,不再新批生产线”则成为行业共识。
在孔祥忠看来,遏制恶性价格战的有效办法便是兼并重组。“如果一个地区前十大水泥企业的产能占比在70%以上,那么价格上只要大家相互协同,提升则指日可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