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自贸区获批将促上海外贸转型

    2013-07-05 00:42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每经实习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从政策力度上看,上海自由贸易区将是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块试验田既承载着稳外贸促转型的任务,也为未来中国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跨区域自由贸易区探路。

    国务院希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上海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自由贸易园区,在国际上被称作小自由贸易区(FTZ),与国内的100多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性质相同。

    但与这些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不同的是,上海自贸区在开放内容上有了新拓展,包括加大服务业开放、金融领域开放、投资准入制度开放等先行先试措施。

    赵晋平说,集诸多更深层次的开放政策于一身的上海自贸区,将有助于上海从货物贸易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贸易转型,打造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平台,并推动上海未来在服务业国际化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已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冰岛自贸区,正积极推动并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也在争取建立中日韩、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赵晋平认为,中国大区域贸易自由化标准和质量需要提高,按照以往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标准,很难再推进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自贸区谈判进展。

    而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外汇、服务业、境外企业投资便利化以及税收方面的新开放探索,将为中国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大自贸区积累经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将出台 可带动直接投资1.7万亿

    下一篇

    13个天然气出口国谋求价格联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