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显示,嘉粤集团破产重组项目拟将14家有资产、有经营价值的公司分为13个重整项目,意向投资人可以参与其中一个或若干个重整项目的投资。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罗碧 发自湛江
危机爆发/
在嘉粤集团辉煌的2009年和2010年,危机其实已经潜伏。在市场行情良好的2009年,建筑工程师出身的朱兴明一心想实现自己 “鲁班奖”的梦想,在湛江星级酒店云集的乐山大道开始投建君豪酒店。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即“国十一条”,试图运用土地、信贷、税收、行政监督等多种手段抑制房价上涨。除此之外,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多项抑制房价的政策,这一年也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年。
“2010年底国家政策调控,银行放贷收紧。我们到2011年底资金就开始有些紧张了,刚好2011年、2012年在酒店上的投入也多,资金就更紧张了。我们都没想到这次宏观调控会持续这么长时间。”朱小华向记者讲述道。
朱小华说,这次房地产调控是10余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很多老板都是在调控的影响下出现了资金问题,“朱总在这个事情上对形势和政策把握得不是很准,所以导致了战略上的失误。”
朱兴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总结称,对国家政策把握不准是他战略上出现差错的原因。“2011年初我去北京参加一个经济政策的培训班,当时我问北京的经济学家对整个宏观经济以及房地产行业的看法,他说不超过10个月会变好。而根据以往的经验,调控也从来没持续这么长时间,最多不超过10个月。所以那次回来之后,我就又有信心了。”
2011年9月29日,君豪酒店正式开业。但令朱兴明没想到的是,政策却始终没有松绑的迹象,银行的信贷进一步收紧。“到今年,嘉粤有一批贷款到期,银行让还款,说过段时间再贷出来,所以我就借朋友的高利贷还了到期款,但银行却没办法按时和按数再贷给我。一拖再拖,利滚利,到10月就很难撑下去了。”
据朱兴明介绍,在1年时间内,银行减掉嘉粤集团的贷款数额将近10亿元。而酒店的资金回收又太慢,这给他和他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如果重新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把君豪酒店这个项目做成地产。做酒店资金压力太大了,如果我不投这10余亿,包括利息将近20亿,我不会走到破产重整这一步。建一家酒店得到鲁班奖,是建筑人一生的梦想。我的梦想实现了,但却害了自己。”
嘉豪集团工作人员说,在建酒店的过程中,几乎每一块砖朱都亲自挑选,到后期对装修材料和内饰的选择,他也极其苛刻。酒店大堂电梯口有棵景观树,工作人员说最开始这里放的另一棵,朱总不满意,“花了几十万换了现在这棵。”
君豪酒店总经理助理陈小平向记者介绍时提到,曾经一位在台湾有多年5星级酒店运营经验的老板参观君豪酒店之后,说君豪的造价完全可以建两座五星级酒店。
当记者把这种说法转述给朱兴明时,他说他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他要建的酒店,与一般的酒店定位不一样。“我想打造一个白金五星级酒店,在粤西地区第一的酒店。我在这个项目上也确实花了很多心血。说实话,我一开始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局面。现在有点后悔。战略有远有近,投资有大有小,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做这个项目,这也是不好好判断地方经济的差异性造成的。”
朱兴明说当年的同学很多在珠三角地区,以为在珠三角地区能行得通的经验却并不适合湛江。
据酒店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君豪酒店平均入住率达50%,这一入住率与当地的很多高端酒店相比靠前。但按一般经验,五星级酒店的入住率需达到75%才能实现盈利。
资金流出现紧张的嘉粤集团,只能通过银行、信托、民间借贷等多种方式开展融资。根据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披露的信息,破产管理人初步确认债权金额为61亿元,涉及债权人333户。
但因为银行信贷收紧,很多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根据嘉粤集团财务人员介绍,嘉粤集团民间借贷共约10亿元,而破产管理人初步审核的数据显示,民间借贷累计金额达29亿元。根据相关人士透露,这些民间借贷资本中,有些借贷月利率达5分、1角,甚至月利率达3角。
“银行贷不出款,如果不向朋友借,很多房产老板肯定都早倒下了。”熟悉湛江房地产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谈及此次危机,朱小华更多的是以妹妹的身份去看待,“人哪儿能不犯错误,不出现失误。我哥从小就和大家不一样,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工作上这么勤奋刻苦,他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
除朱小华外,朱兴明家族中有不少人在集团内担任要职。朱兴明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及此次破产的教训之一即认为团队管理出现了问题,造成管理资金损失,以及项目投产的时间不准确。同时,他也不避讳说自己是家族企业,有家族企业的通病,认为企业在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的规划方面很欠缺。
根据嘉粤集团有限公司等34家公司管理人出具的《关于嘉粤集团有限公司等34家公司实体合并破产重整的意见》显示,34家公司的两家核心公司——嘉粤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明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朱兴明,上述2家公司下控股君豪酒店等9家公司。此外,其余20家公司股东与朱兴明关系密切,实际控制人均为朱兴明。
朱兴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些公司的出资方和实际管理人均为他本人。“这么大的摊子,没有打造出职业化的团队。假如重整成功,今后将不会在企业内掺入太多家庭的成分,要重新打造更专业的团队”。朱兴明总结道。
但是否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嘉粤集团能否如愿造血重生,提及这一问题,朱兴明及他的团队都说有信心,但脸上却写满了担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