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期货资管网对全国40多家期货私募进行了调研,揭示了2013年中国期货私募发展状况,及今年前五个月98只期货私募产品的收益情况。
期货公司服务私募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
跟期货私募联系最紧密的就是期货公司,对期货私募帮助最大的也是期货公司。期货私募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来自期货公司的帮助。然而,尴尬的是期货公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原因有:
一是,国内期货公司规模普遍偏小,截至2012年年末,160家期货公司中,全行业保证金1814亿元,保证金规模超过25亿元的期货公司只有20家,仅8家期货公司盈利过亿。由此可见,期货公司自身家底还不够厚实。
二是,期货公司研究实力偏弱,分析师人才缺乏,无法满足期货私募的研究需求。往往期货操盘手就是行业最优秀的人才。数据统计发现,在对100名分析师的调查中发现,从业时间超过5年而少于10年的分析师数量急剧减少,而从业时间超过10年者寥寥无几,百人中仅6人。期货公司分析师群体,是期货私募的重要人才来源,如果期货分析师无法在期货公司得到长时间的历练,则期货私募必然面临人才方面的瓶颈。
三是期货行业长期以来监管过严,束缚太多,限制了期货公司创新能力和投研能力的成长。
四是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单一,长期以来仅靠手续费获利,手续费恶性竞争,使得大部分中小期货公司处于亏损边缘。
国内真正有实力的期货公司,像永安期货、中证期货、海通期货等,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大客户和大私募的研发服务上,还顾不上帮助小私募发展。因此,国内期货私募生长的土壤还不够肥沃,而不像股票型私募背靠20多万亿的市场和上亿的基础投资者。
政策及市场环境的限制,使得期货公司在培育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经验上明显不足。当然,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国内的期货业正进入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未来原油期货、国债期货、铁矿石期货等合约的上市,以及政策环境改善、期货公司创新业务的不断推进,期货私募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原文链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6/21/content_362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