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每经实习记者 胡飞军 发自广州
每经实习记者 胡飞军 发自广州
宝新能源(000690.SZ)终于决定放弃“倚重”多年的房产业务,转投新能源主业。6月15日,宝新能源宣布以共约13.8亿元向富力地产(02777.HK)和广东喜之郎集团转让合计约102.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转投新能源项目。
房地产陷入亏损
“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公司处置房地产相关资产,是计划退出房地产业务,加快公司产业转型、做强新能源电力核心主业。”宝新能源证券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样表示。
6月15日,宝新能源发布公告称,近年来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缓慢,未能有开发新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业务对公司整体影响逐年下降。为此,宝新能源计划退出房地产行业,将广东梅县山水城项目的66.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以8.95亿元转让给富力地产;还将广东梅县山水城项目的36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以4.86亿元转让给广东喜之郎集团。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房地产业务实际上作为宝新能源主营业务已经13年了。宝新能源1997年初上市时,主营业务为设计生产服装以及皮革制品等。2000年11月,宝新能源变更主营业务范围,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并一直作为主营业务之一经营至今。
另外,今年2月2日,宝新能源年报中关于“2013年经营计划”,其对房地产依旧没打算放弃。宝新能源称,梅县山水城项目正在进行各项前期工作,该项目将分期滚动开发,“要精心做好梅县山水城规划建设工作,打造一个神奇梦想中的客家山水家园。”不过,对于已规划好的房地产计划为何如此快退出,上述工作人员称不清楚,让记者拨打广州驻地董秘询问,而记者多次拨打董秘电话都无人接听。
宝新能源此次完全退出房地产行业与行业不景气、贡献利润有限有密切关系。公告显示,房地产业务近三年收入和利润占公司比重逐年下降,甚至拖累公司业绩,其房产业务近三年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0.6%、0%、0%,主营业务利润占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比例分别为0.12%、-0.02%、0%。截至2013年5月31日,宝新能源房地产业务相关资产总额为9.1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9.8%。
转投新能源主业
宝新能源此次退出房地产业务,除了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之外,还与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所需资金迫切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宝新能源开始在能源领域发力,并将“投资建设火力发电项目”放在主营业务首位,房地产次之,逐渐退出上市时的服装、皮革制品等轻工制造业。
2006年后,宝新能源开始着重发展新能源领域,主营业务范围变为洁净煤燃烧技术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电力生产和销售服务。2006年3月,宝新能源募资8亿元,投资建设广东梅县荷树园电厂二期工程2*3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随后梅县荷树园电厂三期2*30万千瓦机组也分别已于2012年8月和11月投产,宝新能源火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47万千瓦。
此外,2012年10月24日,宝新能源称拟建的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获国家能源局“路条”,同意开展前期工作,预计2015年可投产。“陆丰甲湖湾项目估算总投资额需要80亿元,资本金需要12亿~16亿元。”兴业证券分析师汪洋认为,此次退出房地产业务,宝新能源可收回现金接近14亿元,即无论依靠自有资金还是利用二级市场融资,这都给百万机组项目准备了资金条件。
此外,宝新能源在2012年报中称,除上述项目,陆丰甲湖湾风电场二期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4.15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1.25亿元,由公司自有资金解决,其余资金将由银行贷款解决。
可见,宝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火电和风电项目都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而变现房地产业务能够及时补充所需资金。上述兴业证券分析师汪洋还认为,除了房地产业务变现资金之外,宝新能源还可以变现股票获得更充裕现金。
2012年报显示,2012年12月,宝新能源以自有资金认购国金证券(600109.SH)非公开发行A股2939万股,初始投资成本3亿元,已划归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目前市场价值3.97亿元,若到期解禁,以现有价格计算账面盈利接近1亿元。
宝新能源称,退出房地产业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做强做大新能源电力核心主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