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只剩下10个工作日,但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进展情况依旧不明朗。
按照住建部的最初预想,在完成全国4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工程后,今年6月底前将实现50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而今,6月份只剩下10个工作日,但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进展情况依旧不明朗。
500个城市联网设想
2013年3月,住建部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地方做好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工作。至于联网城市的扩围数量目标,住建部并未以部委的名义下发文件对其进行明确量化。
住建部从2010年开始推行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目前已经成型的住建部“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和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住建部在2012年6月如期完成了40个主要城市的联网目标之后,联网的扩围工作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停滞状态。
一直以来,外界获悉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进展状况就十分不顺利,即便是最初的40个城市联网状态,也是逾期8个月以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才公开表示,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已经完成,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在今年6月底完成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
住房信息联网是房产税全面扩围的基础,而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助于推动全国房产的住房信息联网。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用3至5年时间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其中要求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
住建部、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的起草准备工作。而如何在制度设计的进展和技术基础完善方面合理匹配,将成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行当前所需面对的重大命题之一。
扩围工作困难重重
在联网工作扩围之初,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就曾表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有相当的难度,但要继续努力把它建立起来。
历史遗留问题首先就阻碍着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推进。我国在房改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房产普查,除了商品住房以外,各地还存在大量的其他房产,可能未录入住房信息系统,包括名目繁多的保障房、房改房、自建房等。有些地区的住房信息还是纸质档案,未录入电子信息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马庆斌认为,地方政府推动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住宅产权归属问题,是住房信息联网扩围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动产比如土地、房屋等产权的主体很复杂,但是全国统一登记又需要明确产权的归属,因此短期内很多房屋的产权难以确定归属。”马庆斌表示。
在马庆斌看来,没有理顺的利益关系是影响地方政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国家利益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没有理顺,对地方政府来讲,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平台的设立除了消耗巨大的资金、人力之外,并没有明确的短期利益。另外一方面是在保障登记系统建立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这个系统的信息公开到什么程度?谁可以查?以什么目的来查?谁又来监督?在这些问题理顺之前,主体的积极性很难提高。
关于利益阻碍造成的扩围工作艰难,此前,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曾表示:“房产信息联网技术上没有问题,信息方面成为各种各样的孤岛,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有些部门和地方顾及相关利益,存在故意控制的冲动,配套改革就要冲破这种既得利益者的阻碍。”
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完成被视为全面推开房产税的必要条件。专家认为,应对房产税征收范围进行细化,确定起征点,而起征点要考虑排除低收入人群和房产面积合理的人群。也就是说,房产税的征收无论是按家庭房产总数计算,还是按人均面积测算,都需要家庭房产数量的详细数据作为依托。
联网工作的完成,不仅是推动房产税扩围的基础,2012年年初,姜伟新曾指出,如果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系统建立起来,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能陆续对外公布,就可以更加方便地看到房地产投资资金的流向,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调控措施,控制局部市场异常现象,而不是再像之前那样进行一刀切的楼市调控。
原标题:住房信息联网大限将至 工作进展依旧缓慢
来源:证券日报 原文链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6/17/content_361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