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能源基金扩容 光伏进入“度电补贴”时代

    2013-06-17 01:06

    2013年6月底,专门针对光伏度电补贴的一份政策定稿将面世,这对国内分布式光伏行业是一大实质性利好。而催生度电补贴新政出台的契机,和金太阳不无关系。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现在是光伏的“光复”时间。

    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6条颇具针对性的新政祭出,从补贴模式、产业布局、电量收购等方面支持光伏。此前决策层迟迟未出的度电补贴,也终于落地。

    毋庸置疑,一场围绕光伏业的救赎战已打响,而中欧光伏贸易战已有三个回合。那么,“双反”之下的光伏业这一次能否绝处逢生?

    历时多年,国内光伏行业再次迎来政策曙光。

    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6项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其中新能源基金扩容、光伏度电补贴等备受市场关注。

    近年以来,受欧美市场贸易保护、国内市场应用不足等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等问题。为此,国务院将“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昨日(6月16日),赛迪智库光伏研究所一名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想要顺利扩容新能源基金,最简单的思路是提高电价附加收入的征收额,但由此带来的电价上涨将给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可以征收资源税”,通过资源税改革令光伏产业受益。

    新能源基金将扩容/

    “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扩容新能源基金的明确信号。目前,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正在讨论扩容的配套细则。

    经业内人士测算,目前我国针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资金缺口每年达50亿元。扩大新能源基金规模,用以填补前述资金缺口,对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将是较大的利好。

    “目前的电价附加征收额只有8厘/千瓦时,很有可能提高。”一位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这会导致电价上涨,为合理确定征收额,未来或走“量出为入”的路子。比如某企业申请的补贴是400亿元,发放补贴前根据该企业的装机量来倒推,核清补贴数额后再征收电价附加,这样比较科学。

    记者梳理发现,2012年1月1日开始,我国向各地 (西藏自治区除外)扣除农业生产用电(含农业排灌用电)后的所有销售电量征收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为8厘/千瓦时,而在此之前的征收标准为4厘/千瓦时。

    上述业内人士预估,未来的征收标准可能最低提高至1分/千瓦时。

    据《南方周末》报道,这笔被称作“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资金,预计2012年全国规模将达340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

    但上述光伏业内专家表示,以2012年为例,财政部针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的拨款金额在80亿~100亿元,但是,电价附加这一项中,刨除农业生产用电后,实际收取的基金总额只有200亿元左右。

    想要顺利扩容新能源基金,最简单的思路就是提高电价附加收入征收额,但由此带来的电价上涨将给宏观经济及相关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可以征收资源税”,通过资源税改革令光伏产业受益。上述光伏业内专家指出。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简称新能源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简称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由财政部主管)和依法向电力用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 (以下简称电价附加,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等。新能源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国内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

    光伏度电补贴起航

    除了可再生能源基金即将扩容,一度被提及的度电补贴,亦宣告起航。

    一名国家能源局前官员表示,经调研发现,补贴的发电利用小时数很少,“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倡导度电补贴模式。”

    此前,国内光伏标杆电价实行的是“统一价格”,2011年7月前核准建设、年底前建成投产且尚未定价的光伏项目,上网电价为1.15元/千瓦时(含税),7月及以后核准的,及7月之前核准但截至年底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地区仍执行1.1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1元/千瓦时执行。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无特殊变故,2013年6月底,专门针对光伏度电补贴的一份政策定稿将面世,这对国内分布式光伏行业是一大实质性利好。而催生度电补贴新政出台的契机,和金太阳不无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的“事前补贴”政策,曾一度导致光伏发电产业出现投机行为,甚至有部分申报项目企业为赚取国家补贴,将产品以次充好、虚报价格,而骗补、先建后拆、报大建小等现象层出不穷。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拟采取补贴后的进行二次光伏电站质量检查的方法,要求光伏电站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并将电站运行实时数据上传到指定数据中心,以此作为项目验收和后续补贴发放的必要条件,同时加强对下一批申报项目的审核,提高工程的验收标准,对建成后电站进行观察后再补贴的方式加强管理。但是,这些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

    上述国家能源局前官员一直呼吁 “发展新能源最终依靠的是发电量,而不是装机容量”,因此采取“度电补贴”模式,按实际发电量进行补贴取代项目开工建设前即可获得的“事前补贴”,才能保证国家补贴不被浪费,引导企业真正重视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质量,并保障光伏电站的整体效果。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度电补贴政策的落实与推广,还面临分布式光伏电站屋顶可利用面积小、发电量低、不够集中化、监管难度与并网难度较大等棘手问题。

    而且,自发自用模式会让投资者与用户间的谈判变得复杂,因为涉及到屋顶租赁、建设配合、电费结算等利益,可能会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东星诉融众案再起波澜 兰世立狱中称签名被伪造

    下一篇

    郑眼看盘:或继续下跌可逢高抛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