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询而不发” 资金利率中枢或将有所抬升

    新华网 2013-06-13 16:42

    后续季末临近、四大行付息、外汇占款缩减等因素的叠加效应还将持续发酵,预计资金状况在月末前难以明显宽松,之后资金利率中枢仍将维持在高位或上一个台阶。

    原标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询而不发” 资金利率中枢或将有所抬升

    新华网上海6月13日电(记者杨溢仁)尽管人民银行于6月9日就28天期正回购、14天期逆回购以及三个月期央票的需求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进行了询量,但原定于周四上午进行的例行公开市场操作当日全面暂停。

    12日,央行并未发布央票发行公告,这是5月份3月期央票重启后的首次暂停,也符合市场预期。同时,面对端午节前资金面的极度紧张,本周公开市场延续了净投放的态势。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中午11时30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1W、2W品种分别下跌79.90BP、53.20BP、93.70BP,行至6.6910%、6.0800%、7.0130%。不过,1M、3M长期品种依然延续升势,分别上攀15.10BP及6.00BP,至6.9620%、5.2050%。

    分析人士指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0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仍处于高位,远远高于参考目标值。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大剂量”放松,当然,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增加流动性供给仍是最合适的选择。

    “从资金面状况看,央行似乎并不急于缓解市场资金压力。”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研究员宋球红表示,“这可能与央行采取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关,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资金短期内快速流出。”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后续银行间流动性或难以缓解。一方面,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叠加半年末时点考核,银行存款端和理财端均承压。其次,同一金融机构理财与自营账户之间不能交易,季末理财续接难度增大,机构需提前准备头寸;再者,根据进出口数据,预计5月份以后新增外汇占款将明显下滑;最后,外管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外汇贷存比补充外汇头寸,期限6月底,这部分头寸补充将收缩银行间资金约2000亿元。

    综上,后续季末临近、四大行付息、外汇占款缩减等因素的叠加效应还将持续发酵,预计资金状况在月末前难以明显宽松,之后资金利率中枢仍将维持在高位或上一个台阶。

    来源: 新华网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6/13/c_116135120.htm?_fin

    上一篇

    推荐:探访滇西小镇和顺

    下一篇

    北京5月居住价格同比涨6.9% 房租涨7.4%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