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大型基金公司人事震荡进入“活跃期”

    2013-06-03 01:3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2012年的基金行业高管离职潮在今年年初出现短暂的停滞后,最近一段时间再度进入“活跃期”。几乎是同一时间,五、六家位于行业排名前列基金公司的高管传出“出走”的消息。

    这些传闻中的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已被证实,而另一些公司——国泰基金和华安基金亦先后传出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新基金法”时代,新的法律制度安排为以高级管理人员为主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新的选择,这可能将导致行业人员又一次频繁流动。不过这次流动的方向则可能是逆势而行——从“大而全”流向“小而美”。

    “出走”消息不断/

    近期频频传出离职的信息亦萦绕在国泰基金担任总经理6年的金旭和华安基金担任总经理3年的李勍身上。

    虽然上述的离职传闻并没有得到相应公司的明确答复,但市场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而如果真是如此大面积的高管变动,对相应基金公司和基金行业而言,显然并不是一件幸事。

    在此之前,从业多年并颇具口碑的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和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刘文动也传出离职消息并最终被证实。

    在窦玉明接手富国基金的5年时间中,公司从400亿元规模成长至千亿水平,挤入行业第一梯队。基本完成了窦玉明就任当初所设想的发展规划——在股票投资之外,将债券投资和数量化投资打造为拳头产品;饶刚引领的固定收益团队和李笑薇打造的量化投资团队成为公司两大招牌。

    窦玉明的离开对于富国基金的人心无疑是一场大震动。有富国基金人士表示,“无法想象没有窦玉明之后的富国基金。”

    另外,华夏基金在经历了前期剧烈的人事变动后,分管投资的副总经理刘文动的离开只是给这潭并不平静的湖水再投一块石头。

    刘文动于2006年加盟华夏基金,不久后升任投资总监,2011年进一步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投研。不过一年后,刘文动卸下掌管的3只基金,不再兼顾投资岗位,而是“专注于管理”。不过,在刘文动的投资管理生涯中,其参与管理的3只基金并没有收获赞誉。

    刘文动的去向尚未明确,有业内人士称其将与华夏此前诸多出走的基金经理一样,开创自己的私募基金。

    “小而美”的诱惑/

    随着公募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一个好的“领头人”成为极度稀缺的资源,不少公司久觅而不得。诚然高级管理人员的去留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但如今专业人员的“主动权”出现明显提升。

    一些在职业生涯中积累了声誉的高管们,在陪伴企业长大之后却开始向往“小而美”——规模不大、人员不多、品牌不响但管理人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基金公司。有基金业内人士用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这种选择,“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选择背后的主要动因。

    窦玉明的下一站中欧基金,不仅是将其作为人才也是作为股东引入的,有消息称,除了表面上中欧基金给窦玉明5%的股权激励外,北京百骏投资有限公司还为其代持了20%的股权。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当事人的证实。

    如果消息成真,这对于原股东和窦玉明而言,都是一次带有风险的尝试。虽然2012年中欧基金股票型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优良,但公司境况并未出现显著改善。截至2012年底,中欧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00亿元,行业排名51名,当年公司净利润亏损2400万元,较前一年扩大了一倍。股权安排将未来双方的荣辱和利益都捆绑在了一起。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大型基金公司的知名管理人“入股”小基金公司或新基金公司的情况可能会越发普遍。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版 《证券投资基金法》,从资质方面对基金公司股东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并使得个人能够成为基金公司主要股东。近日征求意见的配套规定 《公开募集征求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又进一步对要求做了细化,这为基金公司的个人股东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此外,基金法和管理办法均有相关条款鼓励基金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除了从“大”到“小”的职业生涯转换模式外,新基金法实施后,同样是做公募业务,选择却更加多样化。有前基金经理开创的私募基金即将回归公募行业;也有原来的“客户”摇身一变为同行。

    对于这些高级管理人才而言,更优厚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更繁重的责任。

    行业格局的变量/

    近年来虽然基金行业格局会出现一些局部微调,但整体层级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前五大龙头公司依然是固定的面孔,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小基金公司却始终难以挣脱桎梏长大。股权激励安排实施后,行业是否能出现新的格局变化仍是一个疑问。

    有业内人士对此保持乐观,“这个行业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以往小基金公司没有太大优势吸引到一流的管理和投资人员加入,但现在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有时过往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够复制,即便有了股权激励的“甘霖”,不同公司的“土壤”以及“生态系统”却都对管理层构成考验。

    据了解,早前成立的一批新基金公司中,一些公司在吸引管理层时已谈到股权激励的安排,也借此吸引了一批具有光鲜头衔的管理人加盟,但实际合作结果却不甚理想,最终不欢而散,公司尚未盈利,所谓的激励当然也化为泡影。

    事实上,不少大型基金公司也在进行股权激励的设计,以希望成为挽留人才的砝码。南方基金董事长吴万善明确表示,公司已经设计了相关方案,将在新基金法实施后率先进行。他也谈到,“基金公司股权激励仅是一个方面的作用,并不能说有了股权激励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资产管理行业本身就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不能将股权激励当成万能良药。”

    不过,银行系为代表的大型国企控股的基金公司则可能缺席这场盛宴。

    有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其了解公司并没有股权激励方面的意图。“银行系基金公司最强大的资源不是管理者,而是股东,因此没有理由把股份给你(管理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担忧行情生变 高仓基金继续减持

    下一篇

    平安大华投资总监颜正华离职 年内公募业务“零落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