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理念与本田品牌并行 广本投资新工厂提速本土化

    2013-05-30 01:0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5月28日,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在广州增城奠基。该工厂计划于2015年正式建成,届时广汽本田的总产能将达到72万辆。与此同时,广汽本田的首个发动机工厂也已开建。

    随着扩产,广汽本田产品也进入密集投放期。广汽本田副总经理、销售本部本部长郁俊表示:“2015年前,不仅现款多数车型将换代,新车型也将导入。”与此同时,广汽本田合资自主品牌理念的建设也在提速。

    5月27日,全新理念S1上市。郁俊表示:“未来理念品牌将和本田品牌处于同一高度,将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为此,全新理念S1在产品定位、定价、目标市场等方面均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业内人士认为,广汽本田欲重塑理念品牌,不仅与日系车遭遇市场波动有关,更因为本田欲改变在华的发展战略。

    新工厂产能将达24万辆/

    在2006年广汽本田建成增城第二工厂之后,时隔7年,广汽本田第三工厂正式奠基。

    广汽本田总经理神子柴寿昭介绍:“该工厂2015年建成,初期产能为12万辆,未来将扩大到24万辆。”

    据了解,目前广汽本田共有黄埔和增城两个工厂,产能分别为24万辆,累计产能为48万辆。数据显示,2012年广汽本田销售32万辆汽车。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汽本田今年的销量计划同比增长20%。”据此推算,广汽本田今年销量或将达到39万辆,明年如果继续维持这一增速,将逼近目前的产能上线。

    支撑广汽本田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柱,仍是新产品的加速投放。

    广汽本田于1998年成立至今,在广本渠道中销售的本田品牌产品种类较少,其中SUV车型一直缺席。产品引入的速度与销量,不仅逊于德系竞争品牌大众,而且与日系品牌丰田、日产也有较大差距。

    为此,本田社长伊东孝绅表示,从2013年到2015年,本田将在华投入10款全新及改款车型。“今年6月全新A级车凌派将正式上市,今年年底前雅阁也将迎来全新换代车型。”姚一鸣表示。

    “明年锋范、飞度的新一代车型也将上市。”郁俊补充道。据了解,在2015年之前,广汽本田还将推出一款SUV车型。

    建发动机工厂提速本土化/

    广汽本田的首个发动机工厂与第三工厂同时于增城奠基,待第三工厂总产能扩大到24万辆之时,总投资额将达到35亿元人民币。

    姚一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广汽本田的发动力主要由东风本田发动机工厂提供。”资料显示,东风本田发动机工厂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广汽本田生产的雅阁、奥德赛、飞度、及锋范、歌诗图及理念的系列乘用车型上。

    姚一鸣表示:“未来广汽本田发动机工厂将为第三工厂提供发动机。由于广汽本田第三工厂以生产小型车为主,因此这一发动机工厂也以生产小排量发动机为主。”同时,东风本田发动机工厂未来仍将为广汽本田一工厂和二工厂相关车型提供发动。神子柴寿昭透露,“本田未来研发的新的动力总成也将投放于广汽本田发动机工厂。”

    业内人士认为:“广汽本田发动机工厂的奠基,掌握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是广汽本田本土化战略提速的一个重要表现。”

    理念与本田品牌并行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继去年日系车在华遭遇市场波动之后,广汽本田仅依靠本田这一个品牌来实现“二次腾飞”的梦想存在较大风险,发力合资自主品牌在情理之中。

    据了解,虽然广汽本田是最早提出“合资自主”概念的合资企业,但是从旗下合资自主品牌理念发布到首款车型S1上市,就酝酿了3年左右,且S1上市两年来,销量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今年1~4月理念品牌销售6357辆,而同期东风日产启辰和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品牌分别销售了28149辆和30339辆。

    为此,郁俊表示:“未来我们要加大对理念品牌的投入,特别是要将这一品牌拉升到与本田品牌同一高度,通过品牌来拉动销量。”

    在这一战略之下,刚刚上市的全新理念S1取消了1.3L排量的车型,主推1.5L车型。同时全新车型确定了7.88万~9.98万元的价格。相比之下,宝骏1.5L车型的价格为6.88万~8.58万元;启辰1.6L2013款车型的价格为6.88万~8.48万元。

    对此相对高的定价,郁俊表示:“我们不想和竞争对手相比,我们有自己的策略。”

    据悉,全新一代的理念S1已经改变了上一代车型外方人员主导研发的方式,中方研发队员成为研发的主力军。“我们希望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车型。”郁俊表示。

    更重要的是,未来理念车型的目标市场,并不像启辰和宝骏下沉至三、四线甚至更低级别市场,而是要和本田品牌一起征战,进入不同级别的细分市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双赢抑或双输?中欧光伏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下一篇

    红旗H7肩负一汽自主“理想”私人市场或成胜负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