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国际年内欲完成前海土地权益确认

    每经网 2013-05-28 08:36

    每经实习记者 叶燕婷 发自深圳

    深圳前海土地动向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在前海拥有38万平米自主土地储备的深圳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高雷公开表示,希望今年年底前能完成前海土地权益确认,并期望这些土地的平均容积率水平可提升到4至5倍,其中10%至20%的土地将用于酒店及高端公寓等配套基建。

    中集集团、招商地产、深圳国际(00152,HK)因历史原因在0坐拥前海近三成土地,也因此被封为前海三大“地主”,与另外两家的含糊其辞相比,深圳国际此次公布计划显得非常积极,也成为三大“地主”中第一家明确表示在前海拥有土地,并会在今年进行土地确权的公司。

    但据有关人士透露,深圳国际与前海的接洽并不顺利,在土地变更后企业该补交多少地价方面存在分歧,另外,深圳国际也还需递交前海前海土地开发的整体方案。

    国家发改委顾问、深圳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深圳市政府为防止前海沦为房地产项目,规划非常严格,深圳国际想在前海搞配套酒店公寓,成功概率不高。

    深圳国际:年内欲完成前海土地权益确认

    高雷表示,公司在前海整体可使用的土地面积约有50万平方米,其中自有土地面积达38万平方米,目前用途为仓储和物流,希望内能能完成其土地权益的确认。

    据悉,深圳国际土地位于前海划分的22个单元中的19、20单元,其中19单元已被官方初步列入首批建设名单之列。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国际前海用地将用于“南中国”物流聚集区、高端奢侈品展销中心,以及酒店、高档公寓等生活配套基建等三个大类。

    深圳国际公共关系顾问裴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后那片土地主要还是做物流园,酒店和公寓只是配套。现正就土地用途改变及土地权益与市国土委、前海管理局进行协商。目前公司前海土地的性质仍为工业用地,并没有完成转变。

    高雷表示,协商后公司希望土地的使用性质相应改变,原来使用的建筑面积适当增加,并达到经济上适当的补偿和满足公司经济的发展。

    由于深圳国际的主营业务是从事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经营,并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业务,房地产开发经验并不多,目前深圳国际正在寻求合作伙伴,并已向日本森大厦集团、深圳市属房地产企业、香港著名地产公司取经。

    专家:无产业支持,政府或收回土地

    事实上,能否今年内完成对土地的权益确认还存在诸多障碍。

    国世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前海瞄准高端金融服务业,物流园并不受亲睐,“至少要高端、跨国物流才考虑,否则政府会倾向于用置换、补偿的方法收回土地”。

    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也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前海土地整备中,与企业协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确是其中一部分。

    此前,曾有媒体爆出前海方面对中集集团前海土地整治的具体建议:一是政府收回土地,原则上采取货币补偿;二是采取传统的有偿收购或土地置换的方式;三是允许现有业主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变更土地用途,按规划自行开发建设。

    国世平还表示,前海房价炒热,对于其中企业的发展和金融服务业的功能区建设都有害无益,“政府最怕前海变成房地产项目”,因此想把前海区域内的土地能做成酒店、高端公寓,现阶段“基本不可能”。

    前海概念助股价半年涨近三成

    其实,深圳国际在2012年半年报中已经提及前海土地,“集团全资拥有的西部物流园园区的土地已纳入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范围……随着前海片区的重新规划,本集团将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在土地功能转变过程中,尽可能多获取土地权益;并通过对现有物流业务的转型和提升,为本集团所持的土地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今年初深圳国际前海土地消息曝光后,包括申银万国、花旗、渣打等多家券商已对公司发表唱多的研究报告。

    申银万国报告指出,若公司前海土地性质改变,将提升公司价值约60%。花旗研究报告称,预测公司前海土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后容积率为3倍,估值将达到562.5亿。

    渣打则预计,前海概念会成为深圳国际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公司前海拥地基本预期将于2016年始带来盈利贡献,转变用途后容积率4倍,资产净值122亿元。

    截至昨日收盘,受前海概念影响,深圳国际股票上涨至1.030港币/股,今年以来,涨幅近三成。

    上一篇

    李晓鹏出任中投公司监事长

    下一篇

    《上海论坛共识》昨发布: 亚洲面临新契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