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吃螃蟹”者的尴尬:兰州BT模式风险凸显

    2013-05-28 01:2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刘林鹏 发自兰州、成都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刘林鹏 发自兰州、成都

    太平洋建设或已隐现难以承受的资金补给与成本压力。据《中国经营报》近日报道称,太平洋建设集团与碧桂园已为兰州新城削山造地垫付约50亿元。

    BT模式陷入尴尬,资金链遭受煎熬。

    首个国内BT模式引入者/

    眼看着迟迟拿不到补偿,小包工头王某焦急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他这个BT不太好,当出现问题时,上头就会踢皮球。”

    根据王某的说法,辽宁太平洋建设一直说他们没给甲方干活,他们反驳说,机械设备全在山上。辽宁太平洋建设又说他们跟二包公司有直接关系,“我们找过二包的老总,他解决不了,他们说自己愿意承担,但也是给人家干活的,不可能一人承担,也承担不了”。

    这样看来,一旦市场生变,最终的债务压力或将全部压在太平洋建设自己的肩上。

    今年3月初,相关媒体曾曝出,太平洋建设集团BT模式因业主方兰州新区延迟付款5000万元而使其陷入资金链吃紧的窘境。

    实际上,太平洋建设集团正是国内BT模式的首个引入者,甚至严介和还被奉之为“中国BT模式鼻祖”。对于中国式BT,严介和概括说,政府在项目建设期间需要完款30%。不过,他特别强调“兰州新城”项目采用的是“国际式BT”,也就是说,在项目建设期间,政府不拿一分钱,全部由企业垫资。

    严介和曾坦言,“国际式BT”无疑对企业的经济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前太平洋建设的资金状况,5月18日,记者在采访太平洋建设集团兰州新城项目建设指挥部财务中心张主任时,他却称这些问题他也回答不了,要记者去找南京总部。

    兰州项目被指层层转包/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太平洋建设签约项目资金近千亿元,而实际到位资金又如何?从2006年太平洋建设陷入资金链风波后,严介和本人曾称公司几乎零负债,在兰州新城项目上有25%的资金来自中东地区。

    不过,记者在兰州新城实地走访中看到,这里的工人、包工头似乎陷入了空前的工钱担忧,甚至不时发出抱怨声,让太平洋建设的BT模式陷入质疑之中。

    “他们(太平洋建设)没有钱,实话实说,就是没钱,项目经理亲口说的。很多挖机租来并给人家答应好的,到月头结账多少多少,但就是结不了账,个把月就走了。走了再找,还是老样子,每次都是这样。”在太平洋建设集团第十一集团工程部前方的一停车场,来自甘肃武威的一卡车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停了这么多车,就是没有挖机,再没活干就去其他地方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在记者的进一步调查采访中,答案才逐步清晰。在工地西北角的一个山头处,按照太平洋建设的规定,原本中午12点工人换班吃饭,但饭菜仍迟迟未到。将近1点钟,午饭才送来,还仅是一份米饭加上一碟荤菜。这时,换了班的3个师傅与前来送饭的包工头的小舅子也发生了争吵。

    一名师傅对记者诉苦:“私人老板太狠,工程已转N包了。他们太平洋建设各级包工头赚得太多了,最终落到我们开车的没钱了。”“一方土才一块八毛七,实际上最低也得两块钱。现在转包太多了,你抽一毛钱,他抽一毛钱,到了我们手里只有一块多钱。现在工价这么低,就是转包太多,卡车车厢挡板以上多出去的‘帽子’,他不给你算,如果你的卡车装成了一个平的,他不给你开票,光那个‘帽子’就有两方多,一车就少算近4块钱,如果一天30趟下来,就少算120块钱。”上述师傅进一步说。

    在场的另一师傅透露,去年10月至今,他才拉了200车土,前段时间遇到整顿,又停工了1个多月。“现在2~3个小挖机(一个工作面),14~15台卡车,一天最多才拉20次,一个车两个司机一天挣400块钱,老板的生活费,两个人一天25块钱待扣。除掉50块钱后,还有350块钱,就连司机的工资都压不住,车老板根本赚不到钱,还会亏钱!”

    前述卡车师傅还说,承包工程的人管不了挖机,现在开挖机的不想干就停了。太平洋建设跟上面的私人老板签有合同,太平洋建设不出钱,小老板拿钱垫资,他们等于跟乙方干活,但这些小老板把大头抽掉了,太平洋建设届时只管测量挖够了多少土方,比如100万方,才给结账。

    “辽宁太平洋建设人员基本上都是外雇的,它里面就是工程处、还有几个办公的,财务统计与审计等是他们自己的人,像拉土等干活的,肯定不是太平洋建设的,至少说70%的人都是外雇的。”小包工头王某说。

    “BT模式”的风险之争/

    而在去年,严介和曾公开否认 “分包”一说。他表示,“层层分包就会偷工减料,太平洋从来不分包,你到兰州新城看看,每一个工人、每一台设备都是我们自己的。”

    如今,陈老板承认,自己虽然一直浸淫在BT操作之中,但遇到当前这种情况,也让他多了几分感慨:BT模式在中国可以操作,但相当‘畸形’,对于一般人来说,操作风险太大。

    对此,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赵明霄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削山造地成本本身并不高,也就是用一些机械设备把山头推平,但风险在于成本控制与开发周期较长。

    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的郭励宏分析称,BT模式的主要盈利来源,一是政府部门给予的利息补偿,二是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控制成本,尽量低于政府报价。

    对于投资风险,郭励宏表示,BT模式要求投资者有30%的自有资本金,而且不许以此负债。这意味着,当企业家同时拿到多个BT项目时,他必须学会以小博大的本领,才能撬动这些项目。否则,投资方没钱投入,项目开不了工,签再多的单子也形不成规模效益。

    一位财经评论人士也撰文指出,这一方式的关键是未来政府能否足额支付资金,如果新城建设非常成功、政府守信用,支付回购的模式就是花未来的钱为今天所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新城建设失败,那么所谓的新城就会成为一座座的鬼城。

    即便如此,目前太平洋建设集团在各地的签单速度仍如雷霆之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互联网能否担当经济增长新引擎

    下一篇

    兰州削山造城不能承受之重:生态难题悬而未决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