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高盛清仓工行耐人寻味

    2013-05-22 01:14

    中国银行业包括上市银行已经不惧怕唱空,也不会被唱空所迷惑而“上当”。

    ◎余丰慧

    5月20日,知名投行高盛售出其持有的最后一笔工商银行H股,为二者之间的7年合作画上句号。

    2005年到2010年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先后在港上市。除农行外,建行、中行和工行改制重组上市的一大特点是引进高盛等国际投行以及金融财团。随着高盛清仓工行所有持股,有必要对银行上市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得失进行必要的梳理。

    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引进外海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资本,弥补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引进国际投行和金融财团的管理经验,实现战略投资的目的。

    从高盛2006年入股工行,直到如今清仓走人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高盛入股工行大赚特赚,入股工行伊始就是为财务投资而来。其次,高盛减持最终清仓工行股份速度之快令人思考。高盛累计6次减持完工行股份,其中最近12个月就减持了3次。其他中资银行近两年来也频遭减持。汇丰清空15.6%平安银行股权,美国银行也在去年底出售建行的大部分股份。再次,无论是高盛、美国银行,还是新加坡的淡马锡财团入股中资银行,帮助中资银行引进先进国际管理经验,实现战略投资的目的,履行得似乎不到位。

    高盛清仓工行原因何在?从宏观上看,不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是主要原因。在这个大背景下,高盛等认为中国银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再想维持目前高位可能性不大,从资本市场来说目前股票价位应该是最高点,已经实现了自己入股中资银行的盈利目标,到了就此抽身走人的时候。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凸显,也是高盛离场走人的原因之一。

    高盛清仓工行股份正值中国GDP增速下行,外界唱空中国银行业论调盛行之际,抛售的时间点颇为耐人寻味。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是我们寻求经济转型所需付出的一时之代价,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不但没有消失而且是巨大的,关键在于利用有效政策手段将其挖掘出来,过度看空中国经济最终必将落空。

    笔者以为,中国银行业整体状况是健康的,特别是商业银行体系是稳健的。截至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虽然走高,但仍低于监管要求的底线。

    因此,高盛清仓工行股份以及其他外资投行、金融财团纷纷卖出中资银行股份,与过去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中国银行业包括上市银行已经不惧怕唱空,也不会被唱空所迷惑而“上当”。

    面对高盛的全身而退,我们要下决心化解资产风险,对不良贷款采取保全措施,避免更大损失。同时,尽快扭转经济下滑局面,使得经济增速保持适度增长,通过经济增量化解和稀释信贷资产风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世龙实业冲关IPO:涉嫌隐瞒关联交易、虚增收入

    下一篇

    中绿食品18亿元租地 大股东涉嫌隐瞒关联交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