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信披成本陡增千万 大基金公司担忧烧钱加剧

    2013-05-20 00:5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陆慧婧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陆慧婧 发自上海

    近期发布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热议。除了股票、债券投资方面的重大调整,其他涉及基金公司运营的条款改动,也备受业内关注。

    有基金公司人士担忧,信批费用改为基金公司支付,将大幅增加公司经营成本。亦有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发起式基金门槛维持1000万不变,在银行渠道“拼资本”的游戏中,小基金公司无力改变发行困局。

    信披费用划归基金公司

    近期,关于基金费用条款的一处细微改动引起基金业内人士注意。

    某业内排名前五的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在谈及 《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改时主动提及,信披费用划转基金管理人支付,给公司运营成本带来巨大压力。“基金越发越多,公司现在管理基金产品已经超过30个,若是信披费用转为基金公司支付,这将每年增加1000多万的开支,公司压力巨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修改前后条文发现,六项可以从基金财产列支的费用中,基金合同生效后的信息披露费用从征求意见稿中剔除,这也意味着,若征求意见稿顺利通过,信息披露费未来将由基金管理人承担。

    翻阅基金年报可知,基金信息披露费或因基金而异,不过,对单一公司而言,近年来都维持着一个固定的数字。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混合成立于2001年,除了首年因成立时间不足一年,信息披露费低于30万元以外,自2006年起,信披费用均保持在每年30万元的水平。债券基金中,最早的一只债券基金——华夏债券基金最近5年也维持每年24万元的固定开支,而近年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广发核心精选,成立满一年后,也保持每年30万元信披费用不变。

    “监管层让利基金持有人的愿景可以理解。”某次新基金总经理表示,前几年基金首发规模百亿以上,几十万的信披费用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最近几年,袖珍基金频出,将信披这一刚性支出平摊到份额持有人身上,持有人利润摊薄现象愈发突出。

    不仅大基金公司为打理旗下多只基金的信披费用发愁,小基金公司也因陡然增加的成本苦不堪言。某中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称,现在发行新产品,加上打点银行渠道费用,新基金成立一两年都是赔本经营,若是再增加信披开销,公司日子更不好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披费用划转至管理人同时,监管层亦对基金信披方式做出改革,基金信息披露平台或由指定报刊及其他相关媒体改为指定媒介。“‘指定媒介’这一标准还需要管理层具体定义,我们还是希望信披方式更为灵活。”上述次新基金总经理表示。

    发起式基金门槛过高存争议

    除信披成本外,征求意见稿中,发起式基金维持1000万元自有资金门槛不变,亦困扰着一些基金公司。

    近期发布的 《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监管层拟降低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取消初始募集金额不少于5000万,持有人不少于200人的要求,但对于发起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和锁定期限(不少于三年)的标准仍然维持不变。这意味着,监管层不愿降低在发起式基金中对基金公司的约束。据了解,有基金公司一直以来对于发起式基金的发起金额(1000万元)有所异议,而向监管层提议下调。

    不过,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听闻业内对发起式基金门槛争议时指出,这更多的是小公司的苦恼。他表示,对于缺乏过往业绩支撑,亦无品牌优势的小基金公司,银行渠道往往希望新基金成立之初,基金公司能够拿出自有资金参与,这在基金销售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拼资本的游戏”。“有些新基金公司在筹备期已经将资本金用得所剩无几,根本无力再拿出1000万元成立发起式基金助力基金销售。”

    新基金申报情况或许也印证着业内对发起式基金态度的转变。

    去年,伴随着短期理财基金发行的火热浪潮,发起式基金面世。多家基金公司把发起式基金作为一条产品审批的“快捷通道”。自2012年6月底增设发起式基金审核通道后,短短一个多月,就有20只发起式基金上报,其中50%是债券、理财等固定收益类产品。

    不过,随着今年基金发行备案制正式实施,去年一度活跃的债券、短期理财型发起式基金,在简易程序的基金申报中已难见身影。

    普通基金中,截至5月10日上报106只产品,仅3只采取发起式基金的形式。其中,华宸未来上报信用增利债券型发起式基金,这也是公司自2012年3月成立以来的第2只基金产品。东方基金上报了利群混合型发起式基金,银河基金则上报增利债券型发起式基金,这两家基金公司在业内排名处中游水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基金法”实施箭在弦上 配套政策放松管制成主基调

    下一篇

    *ST太光欲牵手神州数码 重组消息疑提前泄露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