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球流动性开闸 或注入A股洼地

    证券时报 2013-05-10 08:49

    5月9日,继欧洲、澳大利亚央行先后降息后,韩国央行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在美日量化宽松之后,全球已经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流动性泛滥时期。一季度创纪录的外汇占款流入金额充分显示出热钱对于人民币资产升值的强烈预期,但据此尚无法判断A股将得到“外援”,受制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中国国债对“热钱”的吸引力目前仍高于A股。

    全球央行齐降息 A股望“洋”兴叹

    先是日本央行不断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尔后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印度央行纷纷降息,周三波兰央行降息,昨日韩国央行又意外降息。全球央行步调一致地开始了释放流动性之旅。在日本点燃了“货币战”的导火索之后,全球央行都逐渐加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货币战争”之中。

    受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推动,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成熟股票市场纷纷步入牛市。截至5月9日,标普500指数2013年累计上涨13.04%,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36.52%。但在美日市场“货币造牛”的过程中,上证综指年内却下跌了1.59%,倒是创业板指数走出了“结构牛市”,2013年至今累计上涨了38.98%,中小板指数也累计上涨了11.94%。

    对于A股的结构性分化,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中的流动性确实在不断增强,但由于主板市场的股票主要受益于传统的投资拉动式增长,而我国正在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因此低估值的周期性板块对于资金的吸引力仍然较为有限。资金更愿意参与到成长股与题材股遍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中。

    吸引“热钱”需赚钱效应

    我国一季度外汇占款剧增显示热钱流入压力增大,1.2万亿的单季外汇占款创历史新高,欧美股市的宽松政策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据此判断热钱正在持续流入A股未免草率。

    由于近期全球各国央行齐降息,而我国央行维持基本利率不变,致使人民币相对于外币利差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骤增。同时,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较强,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资产对于境外热钱的吸引力。但是若央行在近期宣布降息,那么本已利剑高悬的高房价问题将彻底“无解”。当然,无论是央行降息以应对人民币过快升值对于经济的冲击还是按兵不动致使热钱为寻求利差加速流入国内,国内市场流动性在实际上都会增强,理论上都将推高人民币资产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在外汇管制上历来是宽进严出,这意味着央行超发的货币很难通过输出通胀的方式来化解,在热钱流入加快的背景下,更容易推高国内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率。届时,我国将不得不面对人民币继续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尴尬局面。更为糟糕的是,从昨日公布的PPI与CPI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出现了工业生产与生活消费价格的显著背离。这直接制约了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可操作空间,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近一段时期内,央行只是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流动性的控制。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是,目前流通在市场上的“钱”正在变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动性来自于境外资金。但这并不意味着“热钱”一定会涌入A股。根据外部投资机构的风格,对低估值蓝筹股和价值股的长期投资仍是首选,因此这充分表明“热钱”在当前的A股中参与力度有限。与之相对应的是,近期创业板指数迭创阶段新高,各类题材股风生水起,这正反映了A股中长久存在的活跃资金的偏好,换言之创业板的强势更多来自于存量资金的发力。

    当然,如果创业板的赚钱效应能够持续存在,并吸引更多的观望资金入场填补主板市场的低估值洼地,那么外资在逐利性的驱使下确实存在涌入A股的可能性,但目前而言,在中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强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国债或仍是外资热钱的首选。(中国证券报)

    经济增长乏力 降息成货币政策可选项

    4月数据验证了经济增长乏力,市场注意力开始集中在未来的政策取向上。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转向价格型调控的预期正在形成,而随着IPO重启临近,短期A股风险溢价提升。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价值股将逐步受益于货币政策的松动预期,而题材股估值面临IPO重启的约束,均衡化配置的信号已经出现。

    增长受挫后政策三步走

    4月已公布的经济数据不佳。4月出口增长14.7%,但剔除香港之后的出口增速仅6.9%,我们认为真实的出口增速继续疲软。此外,4月PPI同比增速仅有-2.6%,远低于市场预期,这意味着实体经济被动去库存的特征都不明显,更不用说是主动补库存了。在增长受挫之后,我们预计未来的政策取向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做好“防风险”准备。一方面,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显著提升了对经济增长下降的容忍度。另一方面,经济增速下降的冲击将波及社会各个领域,政府应做好防风险的准备,尤其在金融领域。我们认为政府已经意识到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比如前期在银行理财、债券代持及外汇管理等方面均出台了政策措施,以降低未来风险显性化的负面影响。预计下一阶段的常规信贷业务也将受到影响,宏观层面的流动性可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收缩。

    第二步,稳定地产投资预期。在债务周期的约束下,预计地方融资平台主导的基建投资增速开始放慢。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以来发改委的新批项目数显著减少。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4月,发改委新批项目数分别为4、23、6、1,远远低于去年同期。另一方面,4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依然低迷,私人投资的增长未见明显起色。因此,“压基建”必然意味着“稳地产”,我们认为国五条之后的地产政策正进入真空期。

    第三步,价格型工具成为货币政策的可选项。前期中国央行一直采取数量型工具,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流动性的充裕,但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有限。我们看到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不可谓不大,但GDP同比增速却有所回落,数量型工具开始受到质疑。不过,受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约束,短期降息的可能性有限,但利率调整正成为货币政策的可选项。与2012年6月相类似的是,一旦经济增长继续放慢,在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宽之后,市场的降息预期将随之得到强化。

    配置逐步均衡化

    在宏观层面的政策之外,投资者也担忧IPO重启对市场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尤其在现阶段大小盘走势显著背离的情况下,IPO重启后对小盘股的冲击将不言而喻。因此,IPO重启的具体时间点将成为下一阶段风格切换的重要催化剂。

    首先,目前仍然处于财务专项检查阶段。从时间安排来看,拟上市公司在一季度之前完成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随后进入抽查阶段。据媒体的公开报道,现场抽查分为二批,目前进行的是第二批检查。随后在5月底或再度随机抽查,预计在6月中旬前后IPO在审企业的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有望结束。

    其次,密切关注IPO重启的信号。一是观察新股发行制度的变化。如果新股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方案出台,并在征求意见后正式发布,或意味着IPO重启的开始。二是观察已经过会但未补中报的拟上市公司家数。考虑到7月底前完成IPO的公司无须补报经审计的中报,因此从已过会但未补中报的公司总家数中可以判断IPO重启的大概时间。

    展望下一阶段,未来的政策取向与IPO重启是A股市场配置的重要着眼点。一方面,随着降息预期的形成与强化,价值股将开始逐步受益,建议适当增加地产、电力、白酒及零售等行业的配置比例。另一方面,IPO重启将负面影响市场流动性,小盘股估值有望出现回归,建议逐步减仓TMT、军工、医药及环保等行业。从时间上来看,我们认为现阶段行业配置趋于均衡化的信号已经出现。 (作者单位:中原证券)

    上一篇

    煤炭经营许可证不日或取消 分析称利好物流市场

    下一篇

    RQFII半年内将为A股输血逾400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