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球货币政策日趋宽松,但业内人士多数认为,目前还看不到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
随着央票巨量到期,央行顺势增大了公开市场正回购的操作规模。同时,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维持总体宽裕态势,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稳中有降。尽管全球货币政策日趋宽松,但业内人士多数认为,目前还看不到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
公开市场操作结果显示,昨日央行实施了550亿元28天期限正回购操作,利率继续持平于2.75%。而由于本周的到期央票规模达到1100亿元,加上760亿元正回购到期所释放的资金,本周已合计投放流动性1860亿元。在这一态势下,央行顺势加大了正回购回笼力度。如果周四保持中性操作,本周仍将延续前两周的“不回笼”状态。
实际上,4月份最后一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了近十周以来的首次净投放,而5月份首周则实现了罕见的零投放。从近几周的变化来判断,央行有意在货币政策风向上释放出稳健和中性的信号。
广发银行债券交易员认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释放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平衡有关部门对外汇资金流入的收紧姿态。由此看来,在下半年国内通胀预期或走高的背景下,降息或降准等政策大转向应该为时尚早。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称,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与外汇存、贷款比率挂钩,加强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加大外汇管理核查检查力度。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导致虚假外贸资金流骤减,外汇占款或趋于回落,未来也将对市场流动性形成收缩效应。
国金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汪先珍指出,管理层的意图应该不是快速收缩流动性,而是在于人民币汇率的管理。综合来看,前期靠量堆积的流动性宽松不可持续。
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总体呈现回落。截至收盘,1日Shibor下跌42个基点至2.3600%,7日Shibor下跌4.5个基点至3.1760%,均处于3、4月间资金价格的平均水平。
------------------------
央行周二正回购550亿元 银行间资金面有望继续持稳
央行于5月7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稳于2.75%。
可以看到,本周公开市场将有760亿元的正回购及1100亿元的央票到期,因此,管理层适当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维持资金面“中性平衡”状态符合业界预期。
中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整体平稳。其中,隔夜、7天和14天品种利率分别行至2.786%、3.201%及3.070%的位置。
“根据测算,目前超储率低于2%的水平,5月份资金波动有可能明显加大。”来自申万的研究观点指出,虽然5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较多,但是在通胀底部回升、房地产价格持续反弹的背景下,央行也会加大回笼力度;5月份市场仍将面临传统的财政存款紧缩周期影响。再者,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人民币现阶段持续升值的基础不太牢固,后期还有多少升值空间具有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下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收缩银行间流动性。 有分析人士认为,《通知》至少将在两条路径上对银行间流动性起到收缩作用:一方面,通过券商粗略测算,若商业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提高至320亿美元,假设目前商业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在0附近,那么意味着商业银行将补充约320亿美元头寸,对应约2000亿元人民币。由于初次实施应于2013年6月底前,因此该影响主要分布在未来两个月内。另一方面,《通知》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热钱流入,未来外汇占款将进一步趋于回落,对银行间流动性起到收缩作用。
针对上述看法,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员均认为“有影响,但不悲观”。
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研究员宋球红坦言,“外资流入减少会影响外汇占款,但是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通过结构性的灵活调整来影响市场流动性,也就是说,流动性不一定会出现大幅收缩。”
在宋球红看来,“尽管现在中国货币政策调整面临的困难较大,但估计央行仍将继续以稳健操作为主,适时微调,资金面维持目前水平的可能性较大。”(新华网)
外汇局新规或致流动性收紧 央行本周有望净投放
一边打击套利资金流入,一边通过公开市场温和正回购维稳。昨日,公开市场上,面对今年(除春节外)单周到期量最大的一周,央行开展了550亿的28天正回购,虽较上周增量逾八成,但总量依旧温和。
业内人士指出,外汇局周一出台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通知》(下称20号文),将减缓热钱流入压力,或令未来几个月的新增外汇占款回落,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公开市场的回笼压力。
有望连续三周停止净回笼
虽然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1860亿,较上周猛增逾5倍,但本周正回购操作量却未同步增幅巨大,周二仅开展了550亿正回购,较上周的300亿增加逾8成,利率继续持平于2.75%。
这表明,在周一因常规缴准带来的资金面紧张后,虽本周到期量较多,但央行并未大幅猛增回笼力度,反而继续温和回笼,维稳意图明显。这样,若本周四央行不加大操作量,则本周实现净投放的概率较大,公开市场将连续三周停止净回笼。
而此前,央行已连续两周停止了净回笼操作,上周净回笼量为零,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状况来看,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昨日,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均下跌,隔夜回购利率下跌了43个基点至2.36%;7天回购利率回落了2个基点至3.18%。
对此,中金公司认为,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的放松仍将主要体现为微调,具体存在两种可能的放松形式。其一是央行在公开市场减少资金回笼,其二是增加贷款供应量,以对冲债券监管风暴对债券融资总量的影响。
回收流动性思路或生变
但从中长期来看,本周外汇局发布的20号文,对银行间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周一,不仅利率债市场因此下跌,业内人士仍担心其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长期影响。
有分析人士认为,20号文至少将在两条路径上对银行间流动性起到收缩作用:一方面,通过券商粗略测算,若商业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提高至320亿美元 ,假设目前商业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在0附近,那么意味着商业银行将补充约320亿美元头寸,对应约2000亿元人民币 。由于初次实施应于2013年6月底前,因此该影响主要分布在未来两个月内。
另一方面,《通知》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热钱流入,未来外汇占款将进一步趋于回落,对银行间流动性起到收缩作用。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经济学家李志强告诉记者,20号文可能会对未来的外汇占款产生影响,未来几个月的外汇占款的增速会显著放慢,从长期来看,若其他因素不变,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将出现收紧。
针对上述看法,也有研究人士认为“有影响,但不悲观”。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研究员宋球红坦言,“外资流入减少会影响外汇占款,但是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通过结构性的灵活调整来影响市场流动性,也就是说,流动性不一定会出现大幅收缩。”
昨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强势不改,继续走高31个基点至6.2083,离汇改来新高仅差1个基点,同时,未来几个月,公开市场的到期量也将逐步加大。李志强指出,20号文的出台,体现了监管当局解决资金流入问题的变化,与央行回笼资金来对冲流动性的方式相比,这一新思路应该更强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从客观上会减轻未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回笼资金的压力。(上海证券报)
全球降息潮:中国货币政策纠结
欧美密集降息加剧流动性“潮涌”,市场争议中国是否跟进
欧美流动性“潮涌”,中国货币政策如何筑堤?市场期待欣赏决策者平衡的艺术。
昨天,澳大利亚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2.75%,创历史最低纪录。这是近一周以来第三家全球主要央行做出降息决定。此前,欧央行和印度央行已经宣布降低利率。
加上美国、日本仍在持续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欧美流动性进一步趋于宽松。反观中国,宏观经济处于弱复苏态势之中。与此同时,内外利差扩大背景下,热钱压境态势明显。
外部流动性加剧将迫使中国降息?决策环境远没有那么简单。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达了不同观点。
他们分析,一方面,国外央行降息,扩大内外利差,容易引致更多的热钱入境套利;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乃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都对降息形成掣肘。此外,中国又缺乏资金外流的渠道。结合当下的国内外宏观大背景,货币政策似乎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纠结境地。
“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冲击有加剧的倾向。国内经济内生的力量也仍然偏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时点上,应该考虑货币政策的调整和重新定位。
外部宽松蜜月
昨日,澳大利亚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降息至2.75%。此前的5月2日,欧洲央行决定下调欧元区主导利率25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一天后,印度央行宣布今年的第三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25%。
欧洲央行还表示,将在必要的情况下继续为欧元区银行提供无限制流动性,这项措施至少会持续到明年7月份。在欧元区经济已经连续六个季度萎缩、3月份欧元区失业率达历史新高12.1%的背景下,欧洲央行还不排除推出负利率的可能。
欧美加码宽松,加上美国就业等利好(4月份“非农就业”增加岗位16.5万个,失业率降至7.5%这一四年来的最低水平),有如一粒悬空的蜜糖,引来市场跳高“品尝”。
周二,德国DAX和英国富时100等欧洲股指继续高开。当天,日经指数大涨3.6%至14180.24点,创5年新高。安倍去年圣诞节后履新日本首相以来,日经指数已经上涨了40%。与此同时,日元仍在享受“贬值蜜月”。高盛(GS.NYSE)资产管理部前主席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预计,日元对美元将跌破100(截至发稿时位于99.10上方).
新兴市场国家是否应该融入此轮宽松潮?印度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印度央行在解释降息的原因时称,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经济增长持续减速;其二,通胀压力降低给了其实施政策的空间。事实上,印度央行的这两个原因对于中国而言,或多或少有些类似。
渤海证券分析师黄锋在其分析报告中称,发达经济体持续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进程。
在刘元春看来,外部宽松的流动性从两方面影响了中国。其一,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受到影响;其二,热钱影响中国金融秩序的治理,对资产泡沫治理、影子银行的调整亦有负面影响。
一季度我国新增外汇占款1.2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外汇占款是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投放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是观察市场流动性的参照。
正是看到了热钱流入的加剧,国家外汇局近日发布通知称,将加强对异常资金流入的审查,还要求银行加强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等。
内部审慎决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以我为主。”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部宽松意味着中国加息概率进一步减小,至于是否应该降息,需进一步观察宏观经济的走势。
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滑至荣枯线附近的50.6,显示中国经济仍处于一个弱势复苏的态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与全年3%左右的通胀目标值相比,尚有一定空间。
从当前来看,尽管外部冲击有加剧迹象,决策层采取的应对政策仍然以稳为主。4月初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就强调,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国外央行降息主要会给本国带来两个好处。其一,降低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其二,货币宽松导致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本报记者称,“我们不能放松,中国对外汇资金历来宽进严出,我们没有资金流出去的渠道。”
他表示,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银行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实际利率,热钱进入中国主要是冲着市场实际利率去的。
中金公司则在其研究报告中称,目前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还较大,降低基准利率无疑将刺激房价进一步上升的预期。
也有学者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若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落,可考虑小幅度降息。”刘元春认为,此举可以减少内外利差空间,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空间。
刘元春解释称,存款利率维持在一个高位时,即使扩大利率浮动空间,效果也不太明显。若基准利率处于低位,各家银行的存款定价就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差异。
除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另一个市场关注的货币工具。宗良则表示,后者是否调整主要因外汇占款的变化而变。当前,存准率应该以稳为主,货币政策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流动性。
在前两周连续暂停资金净回笼的背景下,周二,央行开展了5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以此保持银行间资金面“中性平衡”,因为本周公开市场将有760亿元的正回购及1100亿元的央票到期。
2013年4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中,国内外20家金融机构中仅有2家机构预计月内将降低存准率。(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