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微评

    2013-05-08 01:19

    每经编辑 如光伏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我国已悄然进入“高成本时代”,仅靠短期刺激政策效果越来越有限,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信息等产业是未来发展趋势,企业要通过绿色转型提高产品和产业的附加值。

    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在美元升值和亚洲货币竞争性贬值背景下,中国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一、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必要时可适度贬值;二、管住资本项目,防止资本大量外流;三、若外汇占款下降影响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扩张保持货币供应的稳定增长;四、推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保持债务可持续。

    李迅雷(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 (如光伏)同时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各地政府之间在产业投资上的同质化竞争。如何避免这一问题?首先应减少政府对产业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其次应放弃对地方政府的GDP考核目标,淡化产业发展规划。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诺基亚中国即将换帅 首要任务是重夺市场份额

    下一篇

    挑战优土 百度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