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昨日(4月24日),东方航空(600115.SH)宣布,成功实施中国首次自主产权1号生物航煤的验证飞行,此次长达85分钟的试飞由东航现役的A320型客机在上海虹桥机场执飞。东航昨日表示,该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可以有望替代传统航油在商务航线上推广使用,而且具有很高的环保优势。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生物航煤在技术安全上可以达到传统航油的标准,但是目前来看成本较高,达到量产并代替传统航油还为时尚早。东航相关人士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表示,以目前的产量肯定不够使用,何时可以批量运用到商务航线之中还无法预测。
国内自主研发生物航煤 首次采用“地沟油”燃油试飞成功
“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飞行标志着由东航与中石化、中航油共同合作推动的生物航煤项目进入最终评审阶段”,东方航空昨日表示,“经民航局评估并取得适航证后,将正式投入航班商务运行。”
昨日上午5时15分,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东方航空颁发1号生物航煤特许飞行许可证。东航使用现役A320型客机加注中国首次自主知识产权的1号生物航煤后腾空而起,参照民航局试飞大纲,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执行了85分钟的本场验证飞行,记录下了各项重要数据、指标后平稳着落,试飞工作成功完成。
由于首次采用生物航煤,东航表示十分谨慎,相关人士透露细节道:“除了多次与民航局、中石化、中航油就生物航煤适航指标、质量制定与检测、飞行安全性评估、经济性评估、生物航煤储运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试验,东航特别选调丰富飞行经验的飞行人员组成试飞组,按照验证飞行科目设置的全流程要求,仔细对混合生物航煤加注配比、巡航阶段温度测定、飞行高度影响,航前航后发动机孔探检查、以及特殊情况处置等工作进行预前准备,为首次运用中国自主产权生物航煤的成功试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东航内部人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本次项目合作由中石化、中航油以及东航三家共同推动,由生产方中石化提供其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经中航油负责运送,东航作为用户加注试验飞行。
据媒体昨日报道称,此次试飞由中石化生产的生物航煤技术主要是将棕榈油、餐饮废油(俗称“地沟油”)变成绿色航空煤油的一项技术。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国外已有自主生产试验采用生物燃油作为航空燃料的国家,比如美国、法国和芬兰。而去年就曾有媒体报道称荷兰皇家航空有意和上海的某地沟油处置企业合作,由后者提供废弃油转化成的“0号生物柴油”,经荷兰方面的技术再处理后变为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不过后来该事件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对外公布。而上海该具有“地沟油”处置资格之一的企业日前也因将不合格餐厨废弃油脂直接倒卖,而被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暂停处置资质,并责令限期1个月整改。
环保意义更大 替代传统航油为时尚早
航油一直被认为是航空公司的巨大运营成本。东航就曾表示,2012年,该公司航空油料支出达到人民币298.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0%。受航油价格高位、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中国国航(601111.SH)、南方航空(600029.SH)、东方航空(600115.SH)三大航空公司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分别减少了33.82%、48.22%以及29.81%。
因此,如果有更为低廉与环保的燃料能够代替传统航油,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不过,目前来看这种替代品还遥不可及。
对于航空公司采用生物燃油代替传统航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技术安全上已不具备多大障碍,但从成本等角度看目前批量使用并不现实,如今航空公司愿意试用最多也是在环保方面做的一种努力而已。
“这个跟安全没多太大的关系,如果能够做到与传统航油燃烧是一样的,能量也能够达到,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邹建军教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现在来看,生物航煤的成本很高,量产恐还不能实现,就起码的原材料就存在问题,比如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原材料合适,原材料从哪来,是否充裕?”
曾在某地沟油处理企业担任高管的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如今将地沟油转换成生物柴油甚至是航空生物燃油,在技术和设备上都已不存在障碍,但关键的问题是回收成本太高,加上处理技术付出的成本,造成最终的产品价格倒挂,与普通的矿物燃油相比根本不具有竞争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外也基本处在试验阶段,最终能否达到量产代替传统航油还为时过早,目前航空公司愿意试行,更多还是在环保方面所作的一种努力而已。
东航昨日称,在环保方面,该公司对自主研发的国产新能源技术能尽快投入航班商业运行充满信心,在成功实施国产生物航煤验证飞行后,将考虑进一步在商务航线上推广运用,使更多现役飞机的环保性能得到改善,最大程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作为传统航油的替代品,生物燃料不仅可再生,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改装,具有很高的环保优势”,东航认为,“绿色低碳和改善环境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过,也有东航相关人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坦承,首次试飞的生物航煤恐也是免费提供,什么价格并不清楚,目前该燃料的产量并不够使用,未来何时批量运用到航班商业运行中还很难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