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废石坑里的五星级酒店“深坑酒店”将落户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人们津津乐道的“深坑酒店”设计团队是曾经为迪拜帆船酒店设计的英国阿特金斯。酒店埋在水底,有大群的鱼儿和水生植物相伴的水底客房,并入选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栏目。
但很少有人关注到,它的前身曾是土地 “伤痕”——是一个深百米、周长千米的废弃采石坑。更鲜为人知道的是,曾有人提议将其用作为上海的垃圾填埋场,幸亏世茂高层慧眼识地,才使它由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变身为上海未来的新地标。
曾让很多地产商摇头的地貌
知情人士说,在世茂集团正式接手深坑酒店所处地块前,曾有很多其他的地产商也前往实地看过这一地块。但看了地的开发商,多会摇头。如何处理深度达百米的大坑,是令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虽然,地块北靠天马山,紧邻横山,有上海难得一见的山景资源,附近又有辰山植物园这样的大型公园景观绿化,但旁边的深坑实在太“丑”,丑到不管在边上造别墅、公寓,还是商场和酒店,都难有一个好的形象,卖不出好价。
很多开发商当时觉得,处理这个深坑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石头和泥土将深坑填平,而这意味着巨大的成本。谁也不愿意在房屋还没有开始销售的时候,却先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填埋深坑。
由于开发商普遍对地块不感兴趣,有人就向当时为深坑头疼的松江区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索性把深坑变成一个垃圾填埋场,用以处理上海的生活垃圾。
但当世茂集团执行董事刘赛飞得知这一消息后,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想,他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方案——在深坑里开发一个酒店,全世界海拔最低的酒店由此应运而生。
为了把深坑变成酒店,世茂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仅仅规划设计方案就数易其稿。沿着目前的深坑一侧仅容一人通过的简易楼梯慢慢走下去,坡势极陡,每一步都必须很小心。楼梯逐渐向下延伸,四周的岩壁也显得越来越高,直到完全身处一个巨大的石坑内,抬头只能看到一片被岩壁合围的天空。
在这样一个施工难度非常高的深坑里,真能造酒店吗?事实上,经过经年累月的大雨冲洗,深坑内还有大量的积水。为了在深坑里建酒店,世茂需要为此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以及财力请设计部门、工程部门和地质部门作前期的论证,并事先分区建造再整合“挂壁”,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城市进化论的倡导及先行者
由于深坑酒店的设计和施工难度,酒店在未开工前就要花费巨额资金,而待整个工程完工,可能需要花费的资金甚至高达数亿元。
即使在世茂集团内部,这样高的花费也引起争议。一些小股东觉得,在还没有开始销售、运营前,这样的花费有点高了。要知道酒店从投入运营,到获得盈利,在前期是有一段培育成熟期的。这个培育成熟期,短则两到三年,长则三到五年。对于一家地产公司来说,投入如此多的成本,去做一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的事,无疑会削弱企业的利润率,降低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但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却认为,不管投入多少,回报期多长,这样做是十分值得的。对许荣茂来说,世茂并不仅仅只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回报社会,为城市做贡献的平台。
在某种意义上,深坑酒店并不是为了世茂集团盖的,而是为松江乃至整个上海盖的。因为深坑酒店,拥有全上海唯一的山景森林资源的松江,不仅可以避免因为超大面积的垃圾处理场而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可以变害为宝,向世人提供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人造奇迹,进而带动松江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做法正迎合了许荣茂的思路。
事实上,从世茂诞生之日起,世茂就秉承造福社会的企业经营理想,项目每开发到一地,就自觉参与当地城市建设的公益事业,为城市造美景。
在福建晋江,世茂在当地的楼盘还未开发销售,一个千亩的人工湖却已经开始开挖。人工湖不仅改变了晋江的城市面貌,还丰富了晋江的旅游资源。晋江以特色文化为主题,沿湖岸规划大面积的湖滨景观旅游步行区。
在大连。世茂不仅花费巨资打造御龙海湾的8公里海岸线,还引入了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今年开始,御龙海湾的大型购物中心就已动工,提升了项目所在金州地区的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吸引越来越多的东北人住在大连。
武汉的世茂龙湾同样也为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而努力。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婚庆基地的世茂龙湾,此前就因为拥有“沙滩、游艇、椰树、茅草屋”,而被称为武汉的马尔代夫。而世茂方面更计划在今年进一步增加度假精品酒店的数量和规模,使它成为武汉旅游的又一特色景观。
行业观察人士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眼下开发商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仅关注如何做好产品本身;第二个层次则关注如何提升整个小区的居住品质;第三个层次则放眼整个区域及城市的价值提升。
按照这种层级划分,世茂显然是第三个层次的地产商。这一做法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世茂的产品竞争力。因为,和十几年前不同的是,如今购房者对房屋的关注,早已从房型,转向了周边的生活及城市。
(文/杨羚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