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魏玉卿
每经记者 魏玉卿
这是一个紧迫的现实:中国正在向老龄化的社会迈进,未富先老的“威胁”也在逼近,而统筹资金的入不敷出、收不抵支,无疑大大增加了未来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当其他国家缴纳企业年金的企业达到80%,资金规模超过万亿之时,中国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对于企业年金这个并不算新的名词,却还处在不清晰的认知中!
社会对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延迟退休的热烈讨论,归根结底反映出,养老仅依靠国家规定强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还远远不够。而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企业年金,目前还仍处于发展的初期。
面对这样的窘境,应该如何面对?
4月19日(上周五),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 “创新与突破——2013中国企业年金高端论坛”上,聚集了相关国家部委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央企、龙头民企代表以及各大型基金公司负责社保基金投资业务的高管,共同探讨这些最为现实的问题。
整整4个小时的会议,从政府官员、学者、机构高管到企业代表,每一位发言者用切身体会,表达了对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视和高度责任感。尤其是几家龙头民企代表的发言,让现场的政府官员、学者深切感受到了民营企业在设立企业年金时的困难。
通过此次论坛,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企业年金的发展与当前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是相吻合的,其壮大不仅对养老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资金还具备长期稳定投资的特性,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因此,始于2011年底的“市场运行机制”的大变革,将为企业年金入市创造出良好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环境。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的第二层,也将对规范市场运行和各参与主体,起到强大的制约监督作用。
通过此次论坛,我们也看到了问题,那就是企业年金虽有市场化投资,但还缺乏市场机制,企业设立企业年金的动力明显不足,企业内部对企业年金的认知还不够清晰。
值得欣慰的是,面对问题和现实,政府部门为企业年金发展已作出了不小的努力,但我们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政府能对缴纳企业年金的个人,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民企能积极参与进来。
显然,企业年金的未来发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