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传人”无证据支撑 H7N9病毒变异或很快

    2013-04-18 01:1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昨天(4月17日)下午,北京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儿圆圆享受了回“明星”待遇,在北京地坛医院,各路媒体将她团团围住,闪光灯闪个不停,圆圆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院方宣布,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圆圆已病愈出院。

    随着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人数的增多,H7N9禽流感是否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备受关注。尽管卫生部门强调目前还没有人际传播的流行病学证据支撑,不过,著名呼吸科专家钟南山院士表示 “没有发现不等于H7N9不可能人传染人”。

    H7N9病毒流行潜力不可低估

    目前虽无人传人的流行病学证据支撑,但是,已有多篇学术论文指出H7N9病毒有可能发生变异。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有三篇关于H7N9的权威学术论文。4月12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一篇标题为《一种源自禽的新甲型流感病毒对人的感染》的论文,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的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潜力不能低估;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还会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出现,仍没有科学的证据和解释。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袁正宏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舒跃龙。

    与此同时,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医学刊物《欧洲监测》上报告说,通过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分析得知,其基因中有多个容易感染哺乳类动物的特征。

    在这之前,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和其同事的一篇研究H7N9禽流感的论文被刊登在国际著名预印本电子文库Arxiv上,这是国际公开发表的首篇有关H7N9的论文。该研究从权威机构获取并分析了4个H7N9禽流感基因组,发现其中一个表面血凝素相对其他三个有明显变异。研究者表示,由于表面血凝素蛋白是病毒用来吸附感染动物细胞的,它的高变异能力可能导致它传播感染能力和致病能力的变化。

    目前H7N9禽流感还有许多未知地带尚待观测,这也为科学家攻克禽流感带来阻碍。

    专家:变异速度超其他流感

    作为主要从事于免疫基因组学、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学者,贺建奎的实验室将高通量测序应用到免疫细胞受体库的多样性研究,在免疫基因组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清明节期间就收到中国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4个毒株的基因组,分别来自于上海、安徽等地,接到毒株的基因组后立即展开了基因分析,在两三天内完成了全部的检测过程。

    目前,上述3篇权威论文得出得结论基本一致,共同揭示了一个共识:H7N9病毒的变异能力强。但是,是否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还不能就此下此结论。

    变异速度快,如何理解?贺建奎解释说,“我们获得的4株H7N9禽流感中,其中有1株有明显的相比其他3株的变异。而在这一株病毒的基因序列中有8个基因片断出现变异,相对于其他流感病毒,一般只有一两个基因片断出现变异,这种变异速度也比猪流感的变异速度快,对于流感病毒而言,这种变异速度已经很罕见了。”

    针对H7N9禽流感,钟南山院士认为,没有发现人传人不等于H7N9不可能人传染人,公众也非常关心H7N9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传人的可能?它的变异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对此,贺建奎表示,H7N9的表面蛋白有500多个氨基酸,目前已经有8个氨基酸出现了变异,但这8个变异并没有出现在人传人的关键位置上。由于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可能在基因的任何位置变异,病毒的这种进化也是随机的。“出现人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很难说,很难估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创始人蔡金乐意外辞世 联邦制药战略定位存变

    下一篇

    今日微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