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杰 发自北京
首开股份(600376.SH)2012年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营业收入为126.7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0.18%。但是,这无法掩盖盈利能力下降的事实。
2011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8.77亿元,同比增长39.58%。而2012年净利润仅为16.17亿元,同比减少13.83%。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2013年面临楼市调控的从严,首开股份却在土地市场上大显身手。据不完全统计,不计股权收购和联合体拿地,截止昨日(4月16日),首开2013年的拿地金额已经高达64.7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财务风险来看,负债状况会因激进拿地而持续恶化。从项目本身而言,激进拿地往往伴随高成本,这或使未来项目价格居高不下。
盈利能力下滑
营业成本及相关费用的增加是导致盈利能力下滑的最根本原因。报告显示,2012年首开的营业成本为74.00亿元,同比增长77.41%。财务费用增长高达37.58%,达11.30亿元。
除了企业自身控制成本等能力欠缺外,首开涉足保障房也对其整体的盈利能力造成了影响。
首开在报告中指出,公司秉承“责任地产”理念,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在2012年公司继续开发建设大兴康庄限价房、丰台小屯限价房等多个保障房项目,在施面积达到67.60万平方米。
首开在报告中承认,2012年由于公司保障房项目结算面积增高、项目整体毛利率下降以及投资收益减少等原因,公司净利润指标同比有所下降。
无论何种原因,盈利能力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也使得部分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中银国际在近日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认为首开的利润率进入了筑底期。报告指出,首开市场前期股价大幅下跌已经反映了市场对于盈利的担心。
在2012年年报出台之前,机构投资者就已做出减持。公司股东中国人寿集团和中国人寿股份在今年2月初即减持323万股。
而在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人寿减持市值超过10亿元的公司股票。中国人寿在当时就表示,减持首开股票是为获取投资收益而做出的商业行为。而有分析师指出,在首开一线城市业绩受楼市持续调控及涉足微利的保障房领域等事实下,这一类机构投资者转变了投资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致电首开董秘王怡,但他以此事过去太久而委婉拒绝了采访。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2012年各大房企虽然在营业收入上赚得盆满钵满,但其盈利能力却在楼市洗礼下大打折扣。对于首开而言,成本控制能力仍欠缺,并且业务发展各层面较多地受到了楼市调控的冲击。因此,盈利指标下滑、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下跌等情况出现也是在所难免。
大规模拿地被疑激进
如果说当前盈利能力的下滑,是首开股份部分机构投资者产生动摇的直接原因,那么在楼市调控从严的当前,“逆市”进行的大规模拿地,使得首开股份陷入了激进的质疑。前者在债务压力增大的同时,资金紧张也加剧。
首开方面指出,扣除全部已竣工面积及2012年已转让的海门理想城和烟台滨海广场酒店项目,公司全部在建、拟建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622万平米,其中在施面积约672万平米,未开工面积约950万平米。总规划可售面积约1416万平米,扣除已售面积275万平米,剩余可售面积1141万平米。但首开并没有停止拿地的步伐。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在苏州市吴江区和北京市朝阳区共取得五个地块,合计占地面积33.68万平米,地上规划面积52.97万平米,总地价41.59亿元。不仅如此,首开股份通过股权收购形式取得大连中山区东港区两个项目,以用于增加土地储备。
在4月份,首开在土地市场也一直是激进的姿态。4月12日上午,厦版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的首场住宅用地拍卖活动中,翔安区2012XP08地块公开出让,被首开以总价23.11亿竞得,楼面价7020.4元/平方米。4月15日,北京土地储备中心数据显示,首开万科联合体以12亿元的总价竞得通州区台湖镇4-1-005地块F3其它类多功能用地4-1-008、4-1-009地块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
据不完全统计,不计股权收购和联合体拿地,截止昨日(4月16日),首开2013年的拿地金额已经高达64.7亿元。
首开方面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融资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随着新项目的开展,需要的资金量也会增加,为此公司增加了部分银行贷款,导致公司的整体负债率较高。“目前公司信托融资比重增加(占比达35.5%),融资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压力逐渐增大。”
有业内人士分析,首开股份更多的是盈利能力的下降,财务方面有一定风险,但不大。原因一是可以依靠母公司股权抵押给予资金支持,做为国资背景的公司,比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更多元化。
房产专家陈宝存同时也表示,中心城区的地块,是稀缺品。一个企业的风险程度,要看此地块的地理位置。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从财务风险来看,负债状况会因激进拿地而持续恶化。从项目本身而言,激进拿地往往伴随高成本,这诱使未来项目价格居高不下。从“限价令”等政策来看,激进拿地会使未来项目的定价丧失竞争力,并且这不利于项目的未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