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进口美欧韩多晶硅反倾销初裁再度延期。
记者昨日从一位接近商务部的人士处证实,商务部已经向此案的各利害关系方下发了一份《关于调整“对美国、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和对美国、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倾销补贴调查程序参考时间表”的通知》,将发布初裁公告的时间推迟到了今年6月底之前。由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初裁的时间点也在6月,业内普遍猜测此举是为留“底牌”与欧盟博弈。
初裁两度延期
《通知》指出,鉴于本次调查涉案公司众多、案情复杂,很多利害关系方要求延期提交答卷,加之调查机关需要同时进行追溯征税的调查,故调查机关决定再次对此前公布的时间表进行调整。
此前,内部时间表确定的初裁和终裁时间点分别是2月20日与6月20日。但时间窗口临近时,商务部又将初裁时间点推迟到了4月5日之前,此次则干脆将初裁公告出台时点一举推迟了两个月,到6月底之前。
“其实初裁决定差不多都做好了,流程也走完了,只差高层签字。之所以又推迟可能还是和欧盟对华光伏‘双反’6月份也将初裁有关。”知情人士说。
他表示,之前的推迟还有节假日和走流程的因素,而目前已没有更多理由了,留“底牌”以备与欧盟博弈恐怕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但把多晶硅作为‘底牌’是否会有预期中的效果还值得观察。首先,对欧盟来说,多晶硅反倾销打的只是德国瓦克这一家公司,而欧盟很难接受只有德国受益、却要欧盟整体让步这一结果。而且中国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总值和德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产值也不对等,前者高达200多亿美元,后者去年只有2万吨约合6.2亿美元。”上述人士说。
他还透露,欧盟在这场贸易纠纷中其实有更大的野心,就是希望中国开放电信市场。
“此外,《通知》中也提到调查机关需要同时进行追溯征税的调查,这也是推迟的理由之一。不过,追溯期只有三个月,如果初裁推迟到6月底的话,则之前一二月份倾销的部分就无法追溯了。”上述人士说。
进口多晶硅倾销仍在延续
另一方面,海外巨头对中国的多晶硅倾销一幕仍在继续上演,多晶硅进口量升价跌的情况也一直延续到今年一季度。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报告,海关统计一季度多晶硅进口量仍然大幅上升,1月份为6791吨,2月份7991吨,3月份预计超过6000吨,一季度总计进口量超过2.1万吨。相比之下,国内一季度多晶硅产量不足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50%以上。
在此期间,国内一些经过技术改造后准备开车的多晶硅生产商希望屡屡落空。这些企业有的停车时间已超过2年,停产期间要维护设备、固定开支,或在亏损状态下维持;而设备再停下去也将无法维护。同时,由于信心不足,很多项目面临关键技术人员流失、银行催贷等窘境。不少企业已四面楚歌,甚至濒临破产。
“尽管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有所反弹,但目前价格依旧不能支持企业复产。特别是进口价格远低于目前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是让一些计划复产的企业望而生叹。同时,下游需求一旦再次缺乏支撑,将给计划复产企业致命的打击,加之‘双反’预期的减弱和低于预期的光伏发电并网政策,多晶硅企业仍处于进退两难的阶段。”协会有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