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经济效益不佳,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也承认,该景区在规划时即处于“灰色地带”。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当年唐末诗人杜牧挥笔写下《阿房宫赋》时怎能想到,千年之后这一“天下第一宫”又起争端。
近日,曾作为陕西省重点招商项目、投资2亿多元的阿房宫景区,在运营13年后将面临拆除命运,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耗资更多的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拆之伏笔
国家文物局始终未批复,项目规划时即处于“灰色地带”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市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之一,1961年阿房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阿房宫景区破土动工,2000年正式运营。2006年,这一景区曾被评为“陕西最值得外国人去的10个地方”之一。
“这个项目是拿到市规划局的选址意见书、市计委的立项报告和市文物局的动工函,我们才租地开工的。”秦阿房宫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应魁说,当时不仅为阿房宫景区办过相应的手续,而且还是请陕西省文保中心设计的。“刚启动时我们投入了大量宣传,效益很好,但近几年门口有市政工程修路,旅行社的车进不来,资金周转不了,一直亏损也没法再进一步修整。”他坦言,从2012年5月的一纸“拆迁通知”后,景区就越来越不行了。
除了经济效益不佳,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也承认,该景区在规划时即处于“灰色地带”。“结合当时经济发展迫切、遗址保护理念简单的背景来看,地方政府认为这是个好项目,但由于国家文物局一直没有批复,这一记‘擦边球’其实是在默认的状态下运转。”
改之难题
与国际文保理念相悖,按照遗址保护方案必须拆除“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