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老字号”,如今正面临次第消失的境遇。除了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甚至缺位被视为重要原因。
新华网上海3月31日电 曾经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老字号”,如今正面临次第消失的境遇。除了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甚至缺位被视为重要原因。在日益重视自我保护的同时,“老字号”们期待更多外部力量的支持,助其走出维权困境。
拥有86年历史的恒源祥,是全球最大的绒线制造商。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一百头羊中,就有一头的羊毛供应给了这家中国企业。
然而,作为一个几代消费者钟爱的知名品牌,多年来恒源祥一直备受假冒伪劣的困扰。
恒源祥总经理陈忠伟透露,仅2012年,集团就打击制假售假案件66起,查扣假冒侵权产品80余万件,6起案件7名犯罪嫌疑人进入刑事司法程序。其中,南通叠石桥假冒家纺案、河北羊毛鞋垫黑工厂、浙江保暖内衣造假案等都曾获得公众的广泛关注。
近日,恒源祥集团与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
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副局长贾宗锜介绍说,按照协议,警方将对恒源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给予支持和指导。恒源祥会将在打假过程中获得的线索和侵权样本提供给警方,共同制定打假防假策略。未来,双方还将在跨省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与警方联手,意味着恒源祥在维权之路上不再是‘孤军奋战’。”陈忠伟说。
在中国,众多与恒源祥一样的“老字号”曾经是传统工商业的骄傲。但现在,它们正以每年5%的速度消失。除了因为经营模式陈旧、产品服务过时而被市场自然淘汰,更多的“老字号”因为相似的维权困境而步履维艰。
恶意抢注、假冒伪劣令金字招牌蒙尘,知识产权屡屡被侵犯成为延续辉煌之路上绕不过去的障碍。无休止的打假行动、高昂的维权成本,令企业不堪重负。一些曾经让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因此悄然走向没落,甚至消亡。
中国“老字号”面临的困境,日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半年前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规定企业可以申请对其商号在全市范围内予以全行业保护。而依法批准予以保护的,新申请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未经授权不可与其相同或近似。
行政力量之外,司法机关的介入有望为“老字号”的自我保护提供更多的外部支持和保障。
公安部在部署2013年全国范围打假专项行动时,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民意主导警务,将打击矛头对准各类假冒伪劣犯罪,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贾宗锜表示,作为上海警方落实上述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与恒源祥的合作将有助于为知名品牌探索建立内外联动的“立体维权”模式。
“对知识产权更有效的保护,将为恒源祥迈向未来的一百年打下基础。”陈忠伟说。对于更多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字号”而言,这无疑也是它们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