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在这一制度体系内,将实行统一的低碳产品目录,统一的标准、认证技术规范和认证规则、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昨天下午(3月1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明确建立我国低碳产品的认证体系的主要内容。
《办法》规定,从事低碳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应当从事碳排放审定或者核查相关工作3年以上,并符合相关部门规章规定,才可以从事低碳产品认证活动。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人员,应当熟悉相关认证产品的生产过程、技术标准、认证方案以及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并经国家认证人员注册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认证现场核查工作。
此外,国家发改委要求相关的认证机构不得从事认证工作批准范围内相关的咨询和产品开发工作。并强调,认证机构可以采用设立风险基金或者投保的形式防范风险,风险基金或者保险金额应当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办法》还规定,低碳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应当依据低碳产品认证规则的规定进行再认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次发布的《办法》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是从低碳产品的使用阶段来规范认证,而长期目标应该定为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全方位规范认证。“在国际上,碳标示是一个国际共识,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路线图,这样来决定今后怎么走,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消费来影响生产。”
《办法》的出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但据记者了解,短期而言对市场的影响或有限。
一位建筑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建筑领域,涉及低碳产品的部分属于环保建筑。他表示,低碳产品就建筑行业而言可能对建筑、建材类股票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对现货市场,短期内作用有限。建筑行业的企业在进行淘汰产能、提升生产线方面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目前整个建筑行业都不太景气,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环保建筑的生产开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