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雅洁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3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的年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显示,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20万余份,比2011年提高3.2%。
其中,抗感染药病例报告数量仍居首位,而在抗感染药中报告数量排名首位的是头孢菌素。国家局建议生产企业应迅速深入开展研究。
国家药监局透露,在上述120万余份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4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0%,一般病例30日内报告比例达到83.08%,比2011年提高3.2%;严重病例15日内报告比例达到80.2%,比2011年提高3.5%。
“医疗机构依然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74.8%。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报告比例有所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安全状况平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报告中看到上述内容。
而在具体类别上,国家药监局透露,按照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6%、中药占17.1%、生物制品占1.3%。按照药品剂型统计,注射剂占56.7%,口服制剂占39.5%,其他制剂占3.8%。化学药中,抗感染药的例次数仍居首位,占48.8%。
报告显示,通过统计分析提示,抗感染药病例报告数量仍居首位,但在总体报告中所占比例持续下降,反映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
在抗感染药中,报告数量排名首位的是头孢菌素,其严重不良反应以过敏为主,引起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建议生产企业深入开展研究。
国家药监局还强调,静脉注射给药安全风险也较高,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注射剂使用的监管,部分患者应改变对注射剂的心理依赖。同时,中西药复方制剂易被患者当作纯中药制剂使用,忽视其中所含化学药成份,使用中存在超剂量给药、含相同成份药品重复使用等不合理现象,也应注意该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卓创资讯医药行业分析师赵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出问题的化药居多,这个化药基数大,出问题多很正常;其次是注射剂多,这根注射剂本身性质有关系,给药途径里,能外用不口服,能口服不注射,能皮下、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这几个是越来越危险的。所以说静脉注射出事比较多”。
在抗感染药问题上,赵镇指出,根据WHO的数据获悉,全球的病人中需要用到抗生素的比例是15%左右,西方发达国家用药现状是20%左右,比较符合这个数据了。而中国是75%左右,超出非常多。这个滥用现象很严重。去年的限抗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这么短时间,还不能一下子就能回到抗生素完全合理用药的地步,所以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还是比较多是可以理解的。抗生素目前还有两个用得比较滥的领域是外科和儿科。“产生ADR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药品质量问题,有的是患者机体问题,有的两个都有。”赵镇补充道。
尤其是提到的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这一个品种前景不会太好了。这个过敏反应原因如果只让生产企业去研究和探索,成本是很高的,因为导致过敏的原因很复杂,有可能是患者自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医院用药方面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杂质引起的,从技术上来说,先要把杂质都分离出来,再把这些杂质去做生物体上面的试验以确定哪些杂质、多大杂质量引起了这些过敏现象,最后用对应的工艺技术手段去除杂质,成本不会低。而且,其中还会牵扯到医院这些不能掌控的因素。
而从药厂的角度看,抗生素这一块在未来的前景还是不看好,(除非新的抗生素品种)需求会进一步降低,但这一块是有刚性需求的,也不会差的太多。对于药厂来说,建议尽快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从生产到后续存储、物流运输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同时“尽量研发注射剂的替代品种,比如说,双黄连的静脉注射剂,可不可以用其他双黄连的剂型替代?只在紧急用药的时候才用注射剂。”赵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