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谁能保护食品安全?

    2013-03-15 00:36

    产品信用折价有些是经济增长过快、消费增速过快的必然产物,只有放慢速度、改变上游产业结构才能解决质量问题。

    每经评论员 叶檀

    不用到“3·15”,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时刻触动着大众敏感的神经。从车辆到食品,最终到饮用水、空气,无人能够在环境灾难中幸免。

    中国产品的信用折价让人痛心,已成为经济转型的最大拦路虎,不仅在国际上销量存疑,甚至在国内都不被信任,国内消费升级最大的受益者可能不是国内企业,而是质量有一定保障的外企。这在奶粉行业上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

    产品信用折价有些是经济增长过快、消费增速过快的必然产物,只有放慢速度、改变上游产业结构才能解决质量问题。

    我国牛奶消费增长速度全球第一。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中国奶业的分水岭,此前高速增长,此后原地踏步,为之前的高速增长付出惨痛代价。据乳业专家王丁棉发表的《中国奶业面临机遇与挑战》报告显示,在2008年之前的10年中,国内乳品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生鲜奶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4%。而自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生鲜奶总产量年均增长率骤降到1.29%,国外奶源的进口量大增近500%。随着进口奶源价格上升与本土价格竞争激烈,目前全国700余家乳品加工企业中亏损的企业已接近40%。这四年多以来,我国人年均占奶量仅略升0.3公斤,这才是有些安全保障的奶源正常的增速。

    国内奶源70%由散户饲养,曾任以色列驻华使馆农业参赞的专家以斯拉·萧沙尼表示,中国的奶牛年均产奶量仅为4000至4600公斤,只是西方标准的1/3。

    一个小农经济的模式,不可能支撑起庞大的乳品产业链,小农生产方式只能与以往的消费结构、人口数量相匹配,一旦超过生产的临界值,各种注水、注毒行为,也就可以想见。小农散养、低标准甚至无标准的上游畜牧业,直接制约了中国的奶业发展,奶业如同铁矿石,上游控制在他人手中,中国成为加工制造大国。无质量、无标准,就无优质品。

    不仅牛奶,我国生猪等家畜饲养,同样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的局限,没有上游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希望食品产业质量能够异军突起,无异于痴人说梦。

    上游生产标准不严,而那些为了眼前政绩,为了快速致富,对重金属、地下水污染等视而不见的行为,加剧了食品低劣现象。重金属污染之地,粮食质量不可能好,土地板结,粮食不可能有机。

    如果说中国的奶业标准受制于现实,不得不低于国外标准,那么在汽车等行业标准低下,则是在发展经济、保护企业的幌子下,对消费者利益的剥夺。

    国内消费者愤愤不平的是,全球汽车巨头召回问题车,独独遗漏中国市场。跨国企业的双重标准常常打着“中国车型采用的零部件生产商不一样,导致没有该类问题”实行市场歧视,跨国巨头们以中国规格为托词,以中国零配件国产化率为诱饵,看清中国相关法律体系、机构认证透明度不足等漏洞,有意为之。

    近两年本土品牌汽车在乘用车领域的召回数量仅为4例,今年1月1日起实行的缺陷汽车召回新条例有所弥补,补偿仍然偏低,可能存在经营者与生产商的推诿现象。

    中国出口的食品往往是质量最好的,但价格常常低到令人羞耻的程度。即使以降低标准增加合格率的办法,也不能说服消费者消费国内奶粉,即使把优质食品出口到国外,也无法改变信用折价的现实。

    黄浦江死猪事件,让上游小农经济、地方政府执政乏力大曝光,还暴露出中国食品安全的致命伤,那就是国民对污染的麻木,与环保素质的低劣,他们甚至对近在身边的死猪都淡定自如,在空气高度污染中谈笑风生。

    破坏性的高速增长、一盘散沙的小农经济、九龙治水的多头管理、对环境的麻木,一起构成了低劣食品的保护伞。降低发展速度,修复环境,建立环保利益链条,让信用得到收益,建立现代农业,改变国民素质,是食品安全必不可少的基础。

    连自己都不保护自己,谁能保护我们?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老郑说汇:美元反转机会加大 澳元基本面改善

    下一篇

    冯海宁:“海砂危楼”远比“楼市泡沫”可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