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文
从今年“两会”上释放出的信息来看,倾向于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公务车采购新政正在酝酿发布。
如果这一政策能够高效执行,对于引导中国消费者理性选购自主品牌汽车,提升对中国自主品牌的认同感和美誉度将大有裨益。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无论是在质量、可靠性,或是技术性能指标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部分企业的产品与外资品牌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上的表现还略胜一筹。
伴随着与合资企业竞争的升级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很多自主品牌企业的高端化战略相继实施。但是,企业的高端化战略仍需要有市场基础,没有市场依托,高端的品牌定位会显得很单薄。
不管是不是针对高端公务用车,企业提升品牌定位或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都应源自于对产品技术、品质的积累。公务车政策利好不能成为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依赖,这只是一个发展的机会,所以面向市场的、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非常必要。
“进目录”不等于“有订单”,“有订单”也不等同于“有市场”。有些自主品牌位列以往的公务车采购目录中,但是销量和品牌力始终未见提升。政府采购公务车新政的大门开启,并不是鼓励自主车企跟风去研发C级、D级高端公务车产品,相反,A级、A0级市场一样可以有高端、精品车型;同时,应该看到,品牌的溢价能力取决于与对手的竞争能力,而不是在空白的市场区间里自行定义。
自主品牌能否从政策中受益,还在于企业自身,逐步提升技术、提升品质,从而拥有核心竞争力才是自主品牌的最终目标。目前红旗、绅宝等品牌也都表达了面向市场的发展愿望,但长城、吉利等“草根”自主品牌的生存技巧,也值得集团化自主品牌借鉴和学习。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