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唐强
每经记者 唐强
自2010年上市以来,星河生物(300143,收盘价10.74元)业绩增速连连下滑,其传统主营食用菌业务已是江河日下。目前,星河生物被市场寄予期待的只剩广东虫草子实体项目,该产品现已获批为新资源食品,这被外界视为公司的救命稻草。在这一消息刺激之下,星河生物连续四天涨停。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发现,星河生物并未独家占有广东虫草的知识产权,而是与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共同所有。另外,广东虫草项目一直处于实验室培植的技术试验阶段,存在市场一定的风险。
传统主营低迷 业绩预亏/
在2010~2012年期间,星河生物净利润增长率完成了向下三级跳,已由最初的同比增长107.88%变为同比下降88.9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星河生物主营业务为鲜品食用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金针菇、真姬菇和白玉菇三种鲜品食用菌。其中金针菇则尤为重要,该产品占营业总收入的60%以上。
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星河生物的主要产品仅包含金针菇、真姬菇等,产品品种特别单一。随着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价格遭遇明显挤压。数据显示,金针菇指数曾从2012年初的240最低跌至5月的120,11月起价格有所回升,但指数依旧在180左右。
在此背景下,星河生物的业绩一再让投资者失望。2012年报显示,虽然公司当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但净利润却只有649.43万元,同比骤降88.96%。除此之外,星河生物还对2013年一季度的业绩进行了预测,预计今年1~3月份将出现300万~500万元的亏损。
对于业绩连续下滑,星河生物证券部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2012年食用菌行业竞争激烈,行业短期产能供过于求的情况并不能缓解,2013年公司将继续面临价格竞争的风险。
虫草项目获批 股价暴涨/
食用菌产业景气度一路走低,也反映在星河生物的股价上,自2011年3月24日见顶至今,其股价跌幅超过六成,投资者损失惨重。
面对糟糕的业绩,星河生物却热衷于制造噱头,频繁更改公司名称。2012年6月份,星河生物曾以公司名称不能体现经营业务特点为由,将其更改为“菇木真生物科技公司”;但距离上次改名不到半年,公司又于当年12月改回原名。对此,上市公司解释称,公司发展战略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提高食用菌附加值,因此董事会决议将“菇木真”改回“星河生物”。
实际上,在这场改名闹剧的背后,暗藏着一个巨大的“惊喜”。在星河生物改回原名后的首个交易日(12月31日)中,该股呈“一”字涨停态势,后一个交易日(1月4日)再度涨停。
时间推移到2013年1月15日,卫生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茶树花等7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并批准广东虫草子实体等为新资源食品。早在2010年上市之初,星河生物就已开启对广东虫草子实体等新品种的研制工作,该产品的研发进度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苦等多年后该项目终获卫生部批文通过。
资料显示,广东虫草子实体是一种具有华南特色的新虫草品种,其有效成分是虫草酸,虫草酸含量优于冬虫夏草和北虫草。其外形跟冬虫夏草相像,且有研究表明,其药性也接近冬虫夏草,具有一些类似的活性成分,并已通过权威部门食用安全性的检测。初步的科学实验显示,广东虫草具有抗氧化、补肾益肺、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上述券商分析师指出,作为新资源食品品种,广东虫草有望成为星河生物未来业务增长的潜在爆发点,充满想象空间。
共享知识产权 主导权不明/
作为高档药材的“虫草”,其市场价已连续飙涨。据媒体报道,目前每公斤4000条的冬虫夏草价格是13万元/公斤,而在2012年6月份的时候,其价格只有9万元/公斤左右。毫无疑问,虫草市场是一块极具诱惑力的大蛋糕,随着新产品的获批,星河生物被众多投资者寄予厚望。
虫草项目看似诱人,但星河生物并非独家享有广东虫草专利权,其合作方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也将分得一杯羹,且双方都有独立推广及生产的能力。
中国产权局网站显示,广东虫草子项目申请人和专利人均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发明设计人为李泰辉、宋斌等研究所教授。鉴于该情况,有投资者担心,若星河生物不具有广东虫草的专利权,其专利权所有人可能禁止公司生产该项产品。
对此,星河生物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广东虫草项目是星河生物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其知识产权由双方共同拥有,且未经另一方同意不得转认给第三方,但双方有能力单独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又以业务为由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取得联系,据一位核心人士透露,该研究所有独立生产广东虫草的能力。其表示,研究所将对广东虫草进行产业化推广,现在正与一些公司商讨此事。但当问及广东虫草知识产权归属时,该人士却对此缄口不答。
对于上述研究所人士的说法,星河生物证券部员工表示并不知情,并要求记者联系公司董秘黄清华及将相关问题发送至官方邮箱。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能联系到黄清华,也没有得到公司官方回复。
如果虫草这一高端产品能够量产,无疑将为星河生物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能够凭此立即扭转业绩颓势。据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内部人士介绍,目前广东虫草项目还处于实验室试生产阶段,并未正式进行产业规模化生产。另外,广东虫草子实体是新资源食品,以前并未在市场上出现过,该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或许是看到了上述风险,在广东虫草获批等利好事件刺激下,此前跌入深渊的星河生物股价明显复苏,但公司股东及高管们却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纷纷趁势大幅抛售公司股票。如2月19日、20日,公司第二大股东广东南峰集团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合计减持公司股票700多万股;第三大股东御新软件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累计减持约270万股。2月28日,公司副总经理吴汉平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公司股份15.96万股。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