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业绩变脸公告迟到26天 大康牧业涉嫌信披违规

    2013-02-27 01:29

    昨日,大康牧业同时发布业绩快报及业绩修正公告,2012年净利润亏损令投资者措手不及,亦让公司股价重挫9.0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许金民    

    每经记者 许金民

    原本预计全年盈利,不料却出现亏损。昨日 (2月26日),大康牧业(002505,收盘价7.30元)同时发布业绩快报及业绩修正公告,2012年净利润亏损令投资者措手不及,亦让公司股价重挫9.0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曾于去年8月发布相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的披露时间最迟不得晚于1月31日”,由此算来,大康牧业上述业绩修正公告晚了26天。结合之前类似案例,大康牧业或因这一行为受到处罚。

    另外,大康牧业董事长空喊增持3个多月、疑似掩护其他高管减持的行为,也令公司形象受损。对此,大康牧业董事会秘书严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向投资者诚恳道歉,表示将接受批评,努力改进工作。

    高管或被“通报批评”

    昨日大康牧业发布业绩快报,披露2012年亏损1734.91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30.45%。与此同时,公司宣布修正业绩,将在2012年三季报中预告全年盈利2278万元~3988万元,修正为亏损1500万元~2000万元。由于事发突然,昨日大康牧业股价大跌9.09%,跌幅居中小板之首。

    对于亏损原因,大康牧业给出了三个理由,一是养殖场的排污设备维修费用计入当期费用;二是持续冻雨和冰灾造成损失;三是子公司和孙公司亏损扩大。

    很明显,上述三项原因均发生在2012年,这给公司净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皆可以在当季或2013年1月得出结论。对此,大康牧业董秘严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承认,主要是与财务部门沟通出现偏差,她代表公司诚恳接受批评,并再次向投资者及股东道歉。

    大康牧业业绩修正公告姗姗来迟,恐非道歉就能免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曾于去年8月发布《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其修正》,规定“最新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一致,且变动幅度或盈亏金额与原先预计的范围差异较大,公司董事会应第一时间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该备忘录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的披露时间最迟不得晚于1月31日”。

    大康牧业曾预计2012年全年业绩同比下滑“30%~60%”,如今变成同比下滑“130.45%”,同向但差异巨大;业绩修正公告于2月26日发布,较规定晚了26天。

    依照此前*ST甘化 (000576,收盘价7.34元)、国恒铁路(000594,收盘价2.25元)、金谷源(000408,收盘价7.26元)、钱江摩托(000913,收盘价4.38元)等案例,大康牧业的相关高管恐将受到“通报批评”的处罚。

    董事长增持仍停留于口头

    大康牧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黎明增持计划“雷声大,雨点小”,也令外界议论纷纷。

    去年12月20日,陈黎明抛出增持计划,打算从2012年12月19日至2013年12月18日增持100万~1000万股公司股份,其给出的增持理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现有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前一天,大康牧业的收盘价为7.07元/股。

    抛出增持计划后已过3个多月,但陈黎明迟迟没有付诸行动。对此,严芳透露,陈黎明没有增持公司股份,主要原因是目前为业绩披露敏感期,“公司已预告将于4月24日披露2012年报,加上4月30日之前要披露2013年一季报,恐怕要到5月才能增持”。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问,2月26日公司才披露业绩快报,去年12月、今年1月皆有足够时间增持,为何没有付诸实施?严芳却无法作答。

    除了只说不做外,陈黎明空喊增持恐将落下“掩护减持”的口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陈黎明喊出对大康牧业前景及股价有信心之后,董事向奇志、高管舒军的亲属舒珍桂以及股东财信创业投资却轮番减持。其中,向奇志于2012年12月25日在大宗交易平台抛售150万股,交易价为6.44元/股,比当天收盘价7.18元低不少;可见,陈黎明的信心并没有“感染”到这些股东。

    陈黎明的信心恐怕也 “感染”不了投资者。

    资料显示,大康牧业于2010年11月挂牌,上市之前的2007年至上市之后的2011年,公司净利润从1107.18万元逐步攀升至5697.27万元,2012年却亏损1734.91万元,这大大出乎市场预料。未来公司要重塑形象,令投资者重拾信心,恐非易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现货配置需要玩转国泰国债ETF“永不过期5年债”

    下一篇

    加拿大合作方爽约 千山药机无奈唱独角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