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瑞银报告:中国最早4月收紧货币政策

    2013-02-22 01:1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瑞银证券在其2月21日发布的研报中称,“当前的政策基调可能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经济复苏、通胀和房价进一步攀升、以及对过度投资和金融风险的担忧再度浮现,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开始收紧信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机构还预计政策收紧的时点最早可能在4月份,但更大可能是在下半年。

    货币政策即将转向?

    瑞银在上述报告中指出,除信贷政策外,2013年政策调整将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行业在内的价格改革;解决民生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政策措施,包括增加民生类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支出,缩小收入差距、反腐败及控制污染;金融市场改革及相关政策这几个方面。

    该机构还预计季节及节日需求将推动食品价格在2月进一步上涨,而且由于去年2月的基数偏低,因此2月CPI同比增长率可能会上冲至3%甚至更高。但瑞银提出,如果信贷政策一直过于宽松并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下未能有效约束投资,那么上述结构性政策的作用很有可能被新一轮以房地产建设为主的投资热潮所完全抵消。

    今年1月的新增信贷突破万亿元和社会融资规模创新高,已双双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在年初除银行系统外,其他融资方也在为经济积极“造血”。而2月以来这种热情也有增无减。据媒体近日引用消息称,截至2月17日,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贷款高达2500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上年2月全月1800亿元的水准。

    “如果下半年CPI涨幅达到3.5%以上,以及房地产市场过热,央行可能会加一次息。”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发展处刘忠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不排除加息的可能,但实际上对央行来说加息是两难的选择。

    目前,宏观经济仅仅是触底反弹复苏,还需要配套的货币投入在一些行业领域中。而各地方政府层面对拉动经济的积极性非常高,也不排除下半年宏观经济忽然过热的可能性,加上房地产调控需要,央行选择加息会非常谨慎。但他认为对货币政策的调整都不是 “收紧”,而是防止过度宽松。

    一位机构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除了去年,今年1~2月信贷投放节奏与历史情况相比并无太大特别之处。但从去年年中以来央行已逐渐放松信贷,这种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在短时间内突然转向。即使有对冲外汇占款的需要,也不会影响到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外汇占款增长带来压力

    近日,央行连续进行了正回购操作,这与央行此前连续进行的大规模逆回购形成了反差,市场猜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回收节后流动性,二是对冲1月份可能陡增的外汇占款。

    招商证券认为,央行希望通过正回购操作释放的货币政策信号是“稳”而不是“紧”。国际资本资本流入是银行间流动性宽裕的一个原因,但并非最主要原因。该机构认为,今年1月以来,中国国际资本流入规模应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并未出现明显扩大。

    上述机构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月新增外汇占款或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已远超2012年全年不足5000亿元的增长总额。如果这一数据是正确的,那么央行的对冲压力将大为增加。

    刘忠渤认为,本周央行的正回购操作,传递的信号更多是对1月突然大增的外汇占款开始警惕。

    而外汇占款的增长可能是由于国内经济回暖带来的吸引力。但从去年的经验来看,外汇占款月度之间的波动幅度很大,“很难判断全年外汇占款的趋势,但如果全年维持每个月增长一千多亿的话,央行对冲的压力会比较大。”刘忠渤表示。

    此外,外汇占款的变化或许将对央行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了新的难度。在《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部分机票捆绑航意险 携程网、春秋航空被指违法

    下一篇

    日本经济通缩的新境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