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股与大宗交易同步现象越来越明显。今年25个交易日里,两市A股解禁135起,平均每个交易日5.4只个股解禁,已解禁125.37亿股。其中,创业板公司共62起,占比45.9%;中小板公司41起,占比30.4%;两市主板公司仅32起,占比23.7%。从解禁类型看,新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的解禁共106起,占78.5%;其他如股权分置限售股份、股权激励限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公开增发、配股等占21.5%。数据显示,解禁股与大宗交易同步比例近四成。
从解禁个股看,中国化学(601117)1月7日解禁34.04亿股,实现了全流通,为今年以来解禁数量最多的个股;其次是二重重装(601268)13.62亿股、皖新传媒(601801)6.96亿股、正泰电器(601877)6.71亿股。中小板中解禁前三甲分别为新华都2.92亿股、海宁皮城(002344)1.85亿股、广百股份(002187)1.82亿股。创业板解禁最多的是乐普医疗(300003)3.93亿股,其次是爱尔眼科(300015)2.11亿股、特锐德(300001)1亿股。
作为重要股东的抛售行为,解禁之后36.3%的个股同期伴随大宗交易。上述135起解禁股数据统计,其中49只个股同步出现大宗交易,创业板公司同步现象更普遍,62只解禁创业板股中29只同期出现大宗交易,占比46.8%,重要股东利用二级市场变现的欲望仍较强烈。
出现大宗交易数量较多的为湖北宜化(000422)、新华联(000620)、新华都。湖北宜化在1月24日解禁9700万股,1月28日即有2笔大宗交易出现,合计成交7407万股,与当天收盘价相比,2笔均略有折价;新华联在1月4日解禁1300万股,1月8日和11日成交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200万股,其中一笔溢价3.3%,另一笔略有折价;新华都在1月18日解禁29241万股,之后的1月22日、25日、28日三天出现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1720万股,且与当天成交价相比,折价率分别高达8%、10.7%、15.4%。
有一些公司由于原始股东较为分散,解禁后集中出现若干笔大宗交易,如加加食品(002650)、赛为智能(300044)、英威腾(002334)等。加加食品在1月7日解禁4550万股,之后的1月7日至22日共现1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426万股,与当天收盘价比均大幅折价,幅度在8.0%至13.3%;赛为智能在1月21日解禁1265万股,之后的1月29日现5笔大宗交易,2月4日再现4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085万股,均为折价成交,折价幅度多数为5%;英威腾在1月14日解禁6844万股,之后的1月14日至31日共现6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690万股,与当天收盘价相比均为大幅折价,折价幅度在6.7%至12%之间。
南都电源(300068)大宗交易日期和数量与解禁日期和数量高度吻合,在1月30日和2月6日分别解禁215万股和399万股,而在解禁当天分别成交大宗交易216万股和399万股,属于解禁当天即坚定抛售的个股,这2笔大宗交易与当天收盘价相比同时表现为折价6%。
理论上说,由于供给方的突然增加,限售股的解禁对股价上行可能构成一定压力。但就实际情况看,限售股的解禁对股价影响并不大。尤其是创业板个股,由于股本普遍偏小,解禁后市场承受力基本不受影响。将今年以来解禁最大的个股与相关的指数比对可以发现,创业板解禁股份前5名的个股中,苏交科(300284)、特锐德、华力创通(300045)等3只个股涨幅超越创业板指数,但解禁较大的乐普医疗、爱尔眼科涨幅低于指数。但就中小板来看,解禁股份数量的前两名公司新华都、海宁皮城,同期涨幅均超越中小板指数。主板解禁前五的公司中,中化国际(600500)、二重重装、皖新传媒、正泰电器等前4名的公司上涨幅度落后于上证指数,仅凤凰股份(600716)跑赢了大盘。限售股解禁仅是影响短期股价的一个非主要因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业绩增长才是主因。
今年是限售股解禁较多的年份,全年共有4352亿股解禁,即使剔除7月份解禁的农业银行(601288)2586亿股,仍较上年1523亿股增长16%左右。而从结构来看,今年的创业板解禁公司占比明显增多,因此未来限售股解禁和大宗交易相伴而行的特点仍将继续。 (作者为天源证券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