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反垄断申请获批 东航澳航合资低成本航空拟今年“起飞”

    2013-02-01 01:3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1月31日)从东方航空(600115,SH;00670,HK)获悉,东方航空与澳洲航空公司在香港合资设立的捷星香港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星香港)的反垄断申请,近日已正式获国家商务部批准。

    作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中首家试水低成本航空的航空公司,东方航空认为,捷星香港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可以为进出香港的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东航内部人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捷星香港将主要从事中国香港特区往内地,以及往东南亚地区的航线运输,拟采用空客A320飞机运营,计划到2015年机队规模达到18架。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低成本航空是未来航空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尽管东航此前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可能在初期运营中也会比较谨慎,双方开始投入的精力估计也不会太多,但这的确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东航试水低成本迈出重要一步/

    “对国家商务部批准捷星香港的反垄断申请表示欢迎和感谢。”东方航空董事长刘绍勇表示,“这是捷星香港筹建中的重要一步,东航期待着捷星香港的运营尽快得到香港特区政府的批准,按期为广大旅客提供航空服务。”

    按照《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资料显示,2012年3月23日,东航与澳洲航空公司方面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欲利用澳航拥有的低成本“捷星”品牌,以香港为主要运营基地共同设立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同年8月24日,东方航空与澳航方面签订协议,双方各出资50%,预计总投资不超过1.98亿美元,东航被认为是试水低成本航空的第一家国有航空公司。

    对于反垄断申请近期获得商务部批准,东航内部人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意味着东航尝试低成本航空迈出了重要一步,航线的初步计划为香港往返至内地,及往返东南亚地区。

    “公司将采用空客A320飞机运营,为进出香港的旅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东方航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完成在港注册,筹建工作顺利推进,在得到香港特区政府批准后,计划今年投入正式运营。到2015年,公司机队规模将达到18架,预计可为香港提供600多个直接就业机会和400多个间接就业机会,贡献每年约80亿港元的GDP。”

    东方航空表示,东航是在港运营规模最大、通航点最多的国内航空公司之一,而澳航旗下的捷星航空具备丰富的低成本航空运营经验,捷星香港可充分利用东航和澳航的综合优势,来参与市场角逐。与此同时,香港作为亚洲最主要的航空交通枢纽之一,为低成本航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3~5小时的飞行范围内,所覆盖的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超过250个,目前低成本航空在香港航空市场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低成本航空亟待做大蛋糕/

    “东航探索低成本航空是出于对该市场的看好。目前在我国,低成本航空领域几乎只有春秋航空,市场严重空白。”某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捷星香港这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无疑是看中了内地快速增长的出境需求,对于以香港为基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市场前景。”

    不过,中国民族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李磊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东航与澳航谋划至今已接近一年,毕竟还是尝试性的,双方在运营初期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尤其是对东方航空来说,利用香港市场做一种尝试性的介入,估计眼下不会将其作为公司紧迫或核心的业务领域来对待。

    也有行业人士担忧,东航试水廉价航空,是否会对原来自身的航线有所冲击。对此,东航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捷星香港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衔接机会也更多,而具体航线等审批之后才能知晓,目前谈哪些航线受到影响还为时过早。

    “关键看从香港飞内地哪些城市,如果是上海和北京等干线城市的话,对已有业务还是有一定影响。”李磊分析认为,“但刚开始民航局恐不一定批准(这类航线),如果是开设二、三线城市比较多,那对东航就基本不会有太大冲击,反而是有力补充,但回报率还有待运营后的观察。”

    “目前中国的低成本航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国有航空公司欲涉足,国内低成本民航公司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昨日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除了竞争还会有很多合作与交融,这对行业的成长也是一件好事,低成本航空本身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因此并不惧怕竞争,东航从事低成本航空,有利于创造一个比较好的低成本航空发展环境。”

    对于未来与东航在低成本航空领域可能的竞争,张武安认为,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有几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这对整个行业的提高、形成 “低成本航空热”会非常有帮助。从行业成长的角度,除了竞争还有很多合作和交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石化董事长承认对雾霾有直接责任 500亿成本阻油品升级?

    下一篇

    银行收紧信贷 浙江建德多家企业“非正常死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