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群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群 发自北京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正稳步提升。1月27日,韩国央行表示,已首次动用与中国央行签署的用于贸易结算的货币互换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至今已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已超过1.6万亿人民币。近日,英国央行首席出纳克里斯·索尔曼(ChrisSalmon)表示,英国央行正在准备和中国人民银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
“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联系,在资本账户尚未开放情况下,中国央行正通过货币互换和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由于货币总量和去向大致在央行的掌握中,人民币境外市场风险可控。”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人民币互换协议,表明这些国家或地区对现行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满,并乐于让新的货币在其经济的对外关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货币互换规模逾1.6万亿元/
1月27日,韩国央行表示,已首次动用与中国央行签署的用于贸易结算的货币互换安排,韩国央行向韩国外换银行贷出6200万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贷给希望用人民币向中国贸易伙伴付款的韩国企业。此举将使得中韩两国企业获得稳定融资,且减少外汇风险敞口和交易成本。
截至目前,中国央行已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二十余次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超过人民币1.6万亿元。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人民币互换,额度也在不断扩大。如果中国能与IMF和美国互换货币,几乎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成功的标志。当前,我国未实现资本账户开放,如果沿袭美元、欧元成为国际货币的路径,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极为艰难。”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积极推动货币互换和离岸金融市场,就是希望人民币可以逐步解决限制国际化的先决条件,进而实现国际化。
赵庆明则分析认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只是危机防范机制,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并不十分相关,从近日韩国央行首次动用与中国签署的用于贸易结算的货币互换安排便可见一斑。
人民币离岸中心利与弊/
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行台北分行签订的《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规定,海峡两岸的金融机构除可通过代理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外,也可通过清算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1月28日,台湾核准中国银行台北分行为台湾地区人民币清算行。
目前,台湾地区已拥有独立的人民币清算行,而英国央行与中国央行进行货币互换,正是希望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其作用是否会被冲击?
“我认为香港违背了离岸中心的性质。英国遵循‘三不管’原则,即公司母国不管、东道国不管、标的货币国不管。而现在香港一直依赖中央政府的政策,很少反应市场的需求。离岸中心是靠竞争来的,当初伦敦建立美元离岸中心,恰恰是美国所反对的,但最后还是成功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即使伦敦等城市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离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多远?
“世界上没有一种货币的国际化道路,是靠离岸中心成功的。如果追溯离岸市场的发展历史,我们就能发现离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只是有利于扩大既有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不容易发现哪一个国别货币是靠离岸市场成为国际货币的。”赵庆明称,人民币国际化的成败最根本取决于中国自身经济实力,而非离岸中心的建设,即便欧元现在做到全球第二大国际货币,与美元也相距甚远,更何况是国际化刚刚起步的人民币。
在赵庆明看来,如果国内金融改革步伐缓慢,离岸中心可能会产生危害作用。如果做得好,它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锦上添花,但如果做得不好,则有可能成为危机的引爆点。
人民币短期难成国际货币/
鲁政委看好伦敦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他认为,伦敦作为离岸中心,有成功经验,欧洲美元市场的成功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可能。他认为,一国货币若成为国际货币,需要政局稳定、经济总量足够大、保持稳定的通胀水平及足够大容量的金融市场。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全球第二,政局和通胀总体也较为稳定,但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却远远不足,海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市场的途径仍然极其有限,这些因素决定了短期内人民币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
天一金行高级研究员、外汇市场观察员肖磊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战略和实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走向日元一样的道路。战略方面,人民币要考虑如何应对美元已经成熟的国际市场;实力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则需保证强大的持续性。
“目前,我们看到的离岸结算、货币互换等,均属于战术层面,战略上如何规划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国际储备体系、特别提款权等,都得一步一步来。现在国际储备体系里面仅靠互换来推进,特别提款权也在谈判过程中,国际债务方面基本没有以人民币计价的,所以真正战略方面的国际化几乎没有太大进展的。”肖磊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