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向西看 《四川经济展望》蓝皮书解密“经济第四极”

    2013-01-23 01:4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黄洪波 刘林鹏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黄洪波 刘林鹏 发自成都

    再过4个多月的6月6日,第12届《财富》全球论坛将在四川成都举行,当全球政要和500强企业CEO们站在这片天府之国时,四川将进入“全球时刻”。

    从新加坡、巴黎、华盛顿、开普敦,到北京、上海、香港……《财富》全球论坛选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

    那么,中国西部、中国四川在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中,其独特的发展密码是什么呢?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持续的关注。

    新年伊始,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推出的经济蓝皮书——《2013四川经济展望》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四川全省实现GDP17536.5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仍居全国前列,在经济大省中继续处于领跑地位。

    《2013四川经济展望》预计,2013年四川GDP将达27000亿元,同比增长12.0%。按此发展,不出两年,四川经济将冲破3万亿元大关。

    在经历了2008年的 “5·12”大地震后,四川经济如同怒狮般,在西部大地飞跃,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域主导财富之后,中国第四个区域集群引领者。

    财富论坛为何入川? /

    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兰州新区、贵安新区列入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建设。一幅未来中国新的经济地理版图已然呈现。

    中国知名城市战略大师王志纲不久前在一场西部产业高峰论坛上断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城市群,三大经济体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弓”背,而如果要在西部选择一个城市,作为引“弓”射箭的支点的话,毫无疑问就是成都。这与《财富》全球论坛前后14年间,选择中国主办城市的逻辑惊人地相似。《财富》总编辑苏安迪称,“(《财富》全球论坛)每次在中国举办都代表中国发展的历史时刻。”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析道: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9年 《财富》全球论坛在上海举办,推动中国融入世界,浦东迅猛腾飞;2001年在香港举办之时,恰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加入WTO前夕;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背景,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环渤海经济圈崛起。时隔8年,《财富》全球论坛选择成都,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依然强劲,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之时。

    四川经济总量自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以后,仅用4年时间,便实现了从1万亿元向2万亿元的挺进。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四川经济发展的活力,《2013四川经济展望》中一篇名为《2012年四川投资形势分析与2013年预测》称,截至2012年10月,四川全省月度累计增速已连续10个月保持20%以上,为实现四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10月,四川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945.2万元,增长20.2%。1~10月,全省50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3910.8亿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10月,四川全省完成民间投资7988.5万元,增长23.3%。

    据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陈学华博士介绍,该书是在四川省发改委的悉心指导下,由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十余年来倾力打造的经济品牌读物,已经连续出版十七年,是四川省20多个权威部门与一批经济技术人员的“结晶”,每年都成为四川省发展改革会议的重要参阅资料,被称为四川经济蓝皮书。

    中国经济“向西看” /

    “向西发展。”这是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他表示,中国经济“向东发展”了30多年,将中国变成世界的制造大国。今后,成渝经济区将担起引领中国经济“向西发展”的重任。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杨继瑞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欧美债务危机蔓延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冲击,但西部以内向型经济为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在国家政策倾斜下,西部受重点项目的惯性推动,且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使项目投资处于价值洼地。

    来自《2013四川经济展望》中的信息显示,第十三届西博会西部各方共签约投资类项目1590个,签约额10526.1亿元,比上届增上11.4%,签约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创历届西博会之最。其中,四川签约项目1340个,签约额7814.8亿元,比上届增长14.5%,占西博会签约总额的74.2%。

    去年各地交出的 “成绩单”,亦证明了西部地区经济的活力。

    去年,东部沿海部分地区工业企业开工不足,但西部却逆势发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显著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具体从各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2.9%,而西部地区增长13.2%。

    作为西部经济领头羊的四川省,在去年更是表现不俗。

    去年前三季度,四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增长15.4%,实现连续5个月小幅回升。1~8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065.6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居全国第三位。

    “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在往西部移动,因为东部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越来越高,而西部正好这方面有优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

    500强的选择 /

    舒适的生活节奏曾给四川打上了闲适的烙印,而今,无处不在的商业机遇亦将四川定格在寻找财富的人眼里。

    去年3月29日,通用电气(GE)宣布,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首个创新中心在成都投入试运营。自1993年11月,全球最大日用品公司之一的宝洁与成都签约至今近20年,有接近一半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

    来自《2013四川经济展望》的信息显示,2012年1~9月,四川全省新签约并履约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99个,同比增长30.3%,投资总额2399.8亿元,同比增长38.5%。截至去年9月末,新引进法国达能、标致、德国赢创、美国陶氏化学等境内外世界500强10家,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43家。

    这些企业的进驻,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为吸引科技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过去的经济重心都是沿大江大海的城市,因为海运能吞吐大量的商品,现在重量轻价值高的商品渐渐成为消费的主体,进出这样的商品更依赖航空。”茅于轼称。

    而成都通过打造 “中国航空第四城”,大力完善交通环境,在西部几个城市的竞跑中获得了先机。

    《2013四川经济展望》中称,去年1~9月,四川全省引进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6545.5亿元,同比增长16.7%,总量继续稳居西部第一;外商投资实际到位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4%,逆全国利用外资下降趋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知名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在他的《新区改变中国》论作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有这样一个判断,东部在放缓,中部偏稳,而西部在井喷。并且这种井喷不是对东部地区简单地重复,而是一种反梯度产业转移。

    这种模式既基于成都招商引资结构的升级需求,也基于跨国公司对中国,尤其是以成都为核心的“西三角”巨大市场的重新认识。

    首先是不再满足于制造业的简单转移。“真正起支撑作用的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产业。”汤继强对记者称,经过20年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六大产业集群。

    “重大项目进展良好。”《2013四川经济展望》中称,新川创新科技园正式开工并启动面向全球招商,截至去年8月底,该园已投入资金21.3亿元,完成了80%以上的土地拆迁。四川现代商用车项目已开工建设,沃尔沃乘用车项目已经正式获批。

    经济“新引擎”/

    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余年之后,四川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如火如荼的国际级战略——天府新区规划,在成都之南勾勒出一道气势如虹的振兴曲线。

    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到2015年,天府新区成都区域服务业增加值达875亿元以上,“通过导入国际化的产业、建设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和形成国际化的体制机制,努力把天府新区建成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带动全省和西部大开发的增长。”

    今年1月18日,四川省发改委在2013年全省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上透露,去年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高位上再创新高,达到1.8万亿元。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期为14%,奋斗目标是增长16.5%,今年全省确定的5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66万亿元,年度将完成投资4000多亿元。

    如何才能让四川经济实现持续的腾飞?

    《2013四川经济展望》中的建议是,为了防止出现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必须大力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增加以下投资项目:民生项目,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和优势产业。“以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为目标,进一步增加能源投资。加强‘三江’水电开发,进一步提升作为全国第一水电大省的地位。加快天然气和页岩气开发,巩固作为全国天然气大省的地位。”

    《2013四川经济展望》还提出了鼓励企业兼并、发展产业集群、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民间投资等诸多措施及建议。

    “营造产业和投资向西转移的大格局,吸引农村劳动力由向东流动转为向西流动,由国内流动转为向亚欧大陆国家流动,进一步吸引东部高级技能人才向西转移,结合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富裕西部人民。”林凌此前在《四川日报》撰文称,四川是我国西部最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中,要把农业现代化放在重要位置。新型工业化不是孤立地发展工业,而是必须同时发展农业和服务业。

    此外,有专家指出,四川必须思考,当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人力成本优势的吸引力失去之后,靠什么持续吸引更多全球资本的目光,同时持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对此,茅于轼称,除了经济硬实力创新,还需要更多的制度上的创新,不但要放眼世界的财富,也要看自身的优势,不光想着外资,比如城乡金融创新、土地资源的创新也大有可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河南担保纠纷不再立案 投资者“讨债”一年无果

    下一篇

    十堰开山造地15万亩调查:东风总部“迁”出原动力 造地资金缺口百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