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1月18日晚公布的IPO候审企业名单显示,上周(1月11日到17日)出现了没有一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的罕见现象。同时,创业板新增两家企业宣布终止审查,至此,今年以来宣布退出IPO候审队列的企业增加到9家。
自2012年2月证监会首次披露在审企业名单以来,每周新增排队企业数量通常在几家到几十家不等。比如,2013年首次公布候审企业名单的1月4日,共有32家企业新加入初审队伍;次周(1月11日)公布的名单中新增两家企业。而1月11日到17日期间却出现了罕见的“零提交”。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零提交”与1月8日正式启动的IPO在审企业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不无关系。根据相关会议传达的精神,凡3月31日之前提交IPO申请的企业均需对之前三年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核查并出具报告。
与此同时,江苏中圣园科技、钜泉光电科技(上海)两家创业板排队企业双双于1月17日提交了终止审查的申请。由于本次财务核查强调创业板企业业绩下滑一票否决的“硬指标”,因此2012年业绩变脸或许是这两家公司撤回材料的原因之一。
此外,有消息称,有不少于十家IPO排队企业由于不再满足IPO标准,已经在积极选择“被并购”的方式以实现资产证券化。
--------------------
IPO财务核查进入操作阶段 又有两企业撤退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专项财务核查随着中介机构的进场,正式进入操作阶段。1月17日,创业板IPO排队候审企业中又有两家终止审核。至此,1月8日“核查令”出台以来,累计终止审核的IPO候审企业已达5家。
专项核查进入操作期
“现在我们所有项目都有核查组入场。”北京某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李先生说,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此次核查都由投行质控部牵头,不能是投行承做项目组自查,后者需要全力配合。
据悉,1月8日“核查令”出台后,有IPO项目在证监会里排队候审的投行都行动了起来,在对“核查令”研讨之后,各投行都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核查计划。
“我们主要和承做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申报材料中存在不确定性或存在潜在风险的地方。然后再制订各项目的具体核查计划。”深圳某券商质控部门内审师高先生说。
据高先生介绍,他所在的部门全体同事已进驻各项目企业,每个核查小组还配有几名承做项目组成员。“没听说有项目企业不配合的,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尽管有些企业意见很大,但不是针对我们。”高先生说。
根据“核查令”精神,此次专项财务核查,如果发行人拒不配合中介机构相关核查的,中介机构应该在自查报告中反映,但中介机构核查小组在进场核查前最好提前告知被核查的企业。
又有两家候审企业撤退
尽管专项财务核查才刚开始,但部分闻风而动的IPO候审企业已迅速展开行动。此前,1月9日、1月10日已有3家企业终止审核。
证监会日前公布的IPO申报企业基本情况表显示,1月17日又有两家企业终止审查,分别为江苏中圣园科技和钜泉光电科技,均是拟登陆创业板的企业。
至此,自“核查令”正式出台后,累计申请撤材料的企业已达5家,其中,主板和中小板各1家,创业板3家。
从已明确终止审查企业的情况看,基本都属于大行业划分中的制造业,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其中,钜泉光电科技、大连路明发光科技、浙江华正新材料都属于电子元器件行制造业,江苏中圣园科技属于节能环保行业,山东海力化工股份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这5家终止审查的企业涉及5家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证券、国金证券、宏源证券、国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证券时报)
证监会1月18日晚公布的IPO候审企业名单显示,上周(1月11日到17日)出现了没有一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的罕见现象。同时,创业板新增两家企业宣布终止审查,至此,今年以来宣布退出IPO候审队列的企业增加到9家。
自2012年2月证监会首次披露在审企业名单以来,每周新增排队企业数量通常在几家到几十家不等。比如,2013年首次公布候审企业名单的1月4日,共有32家企业新加入初审队伍;次周(1月11日)公布的名单中新增两家企业。而1月11日到17日期间却出现了罕见的“零提交”。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零提交”与1月8日正式启动的IPO在审企业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不无关系。根据相关会议传达的精神,凡3月31日之前提交IPO申请的企业均需对之前三年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核查并出具报告。
与此同时,江苏中圣园科技、钜泉光电科技(上海)两家创业板排队企业双双于1月17日提交了终止审查的申请。由于本次财务核查强调创业板企业业绩下滑一票否决的“硬指标”,因此2012年业绩变脸或许是这两家公司撤回材料的原因之一。
此外,有消息称,有不少于十家IPO排队企业由于不再满足IPO标准,已经在积极选择“被并购”的方式以实现资产证券化。
--------------------
IPO财务核查进入操作阶段又有两企业撤退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专项财务核查随着中介机构的进场,正式进入操作阶段。1月17日,创业板IPO排队候审企业中又有两家终止审核。至此,1月8日“核查令”出台以来,累计终止审核的IPO候审企业已达5家。
专项核查进入操作期
“现在我们所有项目都有核查组入场。”北京某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李先生说,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此次核查都由投行质控部牵头,不能是投行承做项目组自查,后者需要全力配合。
据悉,1月8日“核查令”出台后,有IPO项目在证监会里排队候审的投行都行动了起来,在对“核查令”研讨之后,各投行都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核查计划。
“我们主要和承做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申报材料中存在不确定性或存在潜在风险的地方。然后再制订各项目的具体核查计划。”深圳某券商质控部门内审师高先生说。
据高先生介绍,他所在的部门全体同事已进驻各项目企业,每个核查小组还配有几名承做项目组成员。“没听说有项目企业不配合的,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尽管有些企业意见很大,但不是针对我们。”高先生说。
根据“核查令”精神,此次专项财务核查,如果发行人拒不配合中介机构相关核查的,中介机构应该在自查报告中反映,但中介机构核查小组在进场核查前最好提前告知被核查的企业。
又有两家候审企业撤退
尽管专项财务核查才刚开始,但部分闻风而动的IPO候审企业已迅速展开行动。此前,1月9日、1月10日已有3家企业终止审核。
证监会日前公布的IPO申报企业基本情况表显示,1月17日又有两家企业终止审查,分别为江苏中圣园科技和钜泉光电科技,均是拟登陆创业板的企业。
至此,自“核查令”正式出台后,累计申请撤材料的企业已达5家,其中,主板和中小板各1家,创业板3家。
从已明确终止审查企业的情况看,基本都属于大行业划分中的制造业,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其中,钜泉光电科技、大连路明发光科技、浙江华正新材料都属于电子元器件行制造业,江苏中圣园科技属于节能环保行业,山东海力化工股份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这5家终止审查的企业涉及5家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证券、国金证券、宏源证券、国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证券时报)
机械化工或成撤回IPO申请“高危”行业
IPO在审企业财务核查启动半月有余,已有9家公司选择“退场”。“这是一场地毯式排查,分秒必争。”多家投行表示,自查力度之大、内部审核之细、时间之紧迫前所未有。
市场人士表示,化工、机械类拟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可能性较大,或成撤回IPO申请的“高危”行业。有投行人士的摸底调查发现,船舶、光伏企业亦危机四伏,民营企业更是自查重中之重。业界普遍预计,恐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将退出排队序列。
九公司终止审查
证监会网站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申报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江苏中圣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终止审查,主板名单暂无变化。至此,半个多月以来已有9家拟上市公司申请终止审查。
从终止审核企业情况来看,涉及行业五花八门,既有信息技术服务、有色金属、饮料制造、化学原料行业,也有节能及新型元器件等行业。国信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宏源证券等投行实力颇为强大的券商“中招”。地域更是覆盖北京、浙江、福建、山东等多个省市。
从审核状态变更情况来看,遵义钛业是罕见的“已通过发审会变更为终止审查”,深圳华北工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数排队公司是从“中止审查变更为终止审查”,也有部分企业仍在“落实反馈意见”阶段就半途而废,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更是直接从“初审中变更为终止审查”。从排队时间来看,这些公司中不少是在2012年初首次公告。
虽然样本数量有限,但投行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此次财务核查虽然是拟上市公司自查,监管部门抽查,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必将是一场覆盖全部排队企业的地毯式排查,没有一家公司可以躲过这场旋风。
事实上,从政策角度解读,终止审查并非完全意味着拟上市公司知难而退。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20条的规定,在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终止审查的决定,通知申请人:一是申请人主动要求撤回申请;二是申请人是自然人,该自然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三是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四是申请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书面回复意见,且未提交延期回复的报告,或者虽提交延期回复的报告,但未说明理由或理由不充分;五是申请人未按有关规定按时提交书面回复意见。
但市场人士透露,绝大多数面临终止审查的公司都是因为业绩问题,因死亡等意外因素终止审查的只是少数。
业绩是硬指标
某拟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提供的一份财务核查时间表,以日为单位详细列举了财务核查进程,就连农历腊月二十九都安排了一场外部走访,并将每项工作落到了人头。虽然证监会要求在3月31日之前上报材料,但为了万无一失,这家公司将材料递交日期定在2013年两会前的某一天。
“这次核查我们要把每一寸地都刨一遍,项目主办已经不准备回老家过年了。”一投行人士透露,自查力度之大、检查之细超出了预期,就连银行和供货商的印章是否有效等细节都不能放过,“绝对是地毯式排查,时间紧、任务重”。
除投行自查外,在财务大核查下,处于监管一线的证监会派出机构也已行动。在证监会动员大会召开一周内,多个派出机构表示已针对排队公司召开会议,会上透露的信息均体现出此次核查的紧迫性。
“会上有领导说得非常形象,支持‘素面朝天’的公司,反对‘浓妆艳抹’,更是严禁‘整容’,参会的企业脸色都不太好看。”一家东部沿海地区拟上市公司人士透露,当地派出机构对本地企业情况大致心中有数。从会上消息来看,中小板企业业绩下滑的不在少数,而那些号称业绩持平的创业板公司将是核查的重点,一旦出现问题,鼓励其撤回材料。
有证监局已经通过约见谈话、电话提醒等方式分类督导首发公司做实专项核查工作。对在会审核公司,要求补报2012年年报时如实披露相关经营与财务信息,并在监督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认真自查核查的基础上,将对问题较多的公司及中介机构实施问责。
消息人士透露,从一些省市情况来看,部分化工、机械类公司2012年业绩出现下滑,恐成核查重点。
投行人士透露,由于业绩将成此次企业能否过关的硬指标,投行业内也对各行业情况做了梳理,发现多个行业排队公司数量较多。数据显示,专用设备制造业排队企业达29家,软件及应用系统行业公司多达33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行业达21家。“我们预计光伏和船舶类企业业绩出问题的概率比较大,民营企业也可能成为出问题的主要领域。”
更多公司将“离场”
眼下,有人形容IPO排队企业已成惊弓之鸟。撤回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却又不得不承受。
“不少公司在上市前引入了股权投资者,包括很多民企高管都在等着退出,撤回材料对于他们来说是下下之选。”某拟上市公司和投行人士表示,更有公司为上市补交巨额税款,加上投行、会所、律所入驻多年的承销费用,这些公司已经为走上上市之路付出沉重代价,而财务大核查将这些公司逼到必须有所选择的节骨眼上。
有投行人士预计,恐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将撤回材料。“保守点说,300家左右会撤回材料,等此轮核查做完,再开始走发审程序,除非有特批项目,
新股上市恐怕已经是下半年的事情了”。
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排队企业情况,在各地派出机构对排队企业召开集中会议时,不少仍在辅导期的企业也被点名前往参加会议。有派出机构表示已要求按照专项检查工作内容,补充完善工作程序,“切实防范带病申报”。
多家投行亦证实,拟于一季度上报申发材料的公司眼下也需要做好财务会计信息自查工作。有投行已与部分拟上报材料的企业沟通,如若眼下不申报材料,一季度恐难有时间进行验收,“我们建议一些不着急融资的公司,干脆错过这个敏感的时间窗口,先做债券融资,过了这个坎再申报”。(中国证券报)
创业板将成IPO折戟重灾区终止审查公司新增2家
IPO财务核查风暴继续发酵。
18日,中国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终止审查”的企业又新增了2家,创业板排队企业江苏中圣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榜”。至此,自证监会开展IPO排队企业财务专项核查以来,在882家IPO排队企业中,已有包括遵义钛业在内的9家公司被“终止审查”。
“既能强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又能解决‘堰塞湖’的危局,证监会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和财务审核的办法,可谓一石二鸟,收效显著。”20日,国际财务管理师协会山东中心主任王陈,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对成长性更为看重,创业板排队企业将成为上会折戟的“重灾区”。
各地方证监局纷纷响应
这场被称为“IPO史上最严”的财务核查,虽然始于岁末年初,但实际上才刚刚开始。
此次核查的重点,圈定在利益交换、关联方、利润虚构等12大领域,主要目的被众投行解读为“挤压排队企业的各种水分”。值得注意的是,各地证监局已开始着手,整顿治下的IPO排队企业。
导报记者从青岛证监局了解到,就在上周,该局组织辖区在审和备案的拟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财务总监、董秘,召开了2013年度的第一次监管工作会议。会上,该局副局长韩汝俊明确表示,若在审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应及早撤回申请材料。
“各家在审公司作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财务报告的会计责任和财务信息的披露责任,为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资料等。”韩汝俊强调。
此外,导报记者通过投行人士了解到,山东证监局最近也通过约见谈话、电话提醒等方式,分类督导IPO公司做实专项核查工作。其中,对在会审核的40家公司,特别是2012年业绩出现下滑的化工、机械类公司,山东证监局要求其在补报2012年年报的同时,须如实披露相关经营与财务信息。
相比之下,浙江证监局对IPO公司的要求来得更为严厉。17日,在该局针对辖区内近百家IPO企业召开的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强调,拟上中小板的公司,业绩下降较多的,以及拟上创业板而业绩持平的,要重点检查,并鼓励撤单。
创业板将成重灾区
种种迹象显示,创业板已成为财务核查的重点区域。证监会的态度证明了这一点。3日,科恒股份(300340)、南大光电(300346)2家创业板公司因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而被采取监管措施。这是继珈伟股份(300317)之后,证监会针对业绩大幅下滑的首发项目相关责任主体采取监管措施,向信披违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发出的“黄牌警告”。
这对创业板拟上司公司的警示颇大。导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在9家“终止审查”企业中,有5家拟登陆创业板。
“创业板最看重的是成长性,对企业的连续盈利能力和增长速度的要求较高,而在去年,相当数量的公司业绩都出现了下滑。”王陈预计,现有创业板拟上市公司中,或将有三至四成不会被通过。
实际上,这一态度在证监会8日举行的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有了明确指示。创业板发行部主任冯鹤年在会议上明确表态,依据首发办法,创业板IPO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
导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创业板公司年报尚未披露,但根据355家已上市公司去年三季度的利润报表可发现,其业绩增速问题不小。数据显示,去年前3季度,355家创业板公司中,净利润下滑的有156家,占总数的44%;营业收入增长低于30%的有246家,占总数的69%。
而根据对创业板公司盈利能力的要求,第一项指标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项指标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