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在经历媒体多种版本的猜测后,2013年的铁路投资规模终于获得确认。
昨日(1月17日)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明确,2013年铁道部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其中基础建设投资5200亿元,投产新线里程将超5200公里。
尽管会议并没有指明资金来源,不过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争取尽快设立国家铁路发展基金,积极搭建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平台。与此同时,铁道部将加速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推动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
北交大运输学院教授胡思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加大投资是必要的,今年铁路新开工的项目很多,加上前几年开工的项目,如果不继续加大投资,前期的工程可能将难以为继。随着铁路偿债高峰的到来,铁道部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在加大。
铁路建设延续高涨势头/
事实上,从去年四季度前后开始,铁路建设的投资金额就急速增长。9月至11月的3个月中,铁路总投资接近1到8月份的累计投资额,到年底,各个铁路建设工地基本“不差钱”,施工并没有因天寒而停止。
2012年,铁道部连续多次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至6300亿元,而基础建设投资也由年初制定的4060亿元上升到5160亿元。昨日的会议透露,去年全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09.8亿元。
盛光祖在讲话中提到,“对年内计划开通的项目,要抓好收尾工程,严格验收程序和标准,精心做好运营准备,保证津秦、西宝、宁杭、杭甬客运专线等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对年内拟新开工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开工条件,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今年铁路新开工项目要比去年多,“设计院现在比较忙,正抓紧进行初步设计的勘测,能开工的会尽早开工,今年要保证西部的高铁建设。”
不过,随着铁路建设投资的加大,铁道部债务也不断攀升,而资金问题将始终是困扰铁路投资的首要问题。目前,铁路建设资金主要有几个来源:中央财政资金直接投资、铁路自有资金、铁路债券、民间资本投资以及铁路贷款等。
筹措建设资金难度加大/
2013年,筹资依然是铁道部的重中之重。盛光祖表示,铁道部将进一步拓宽铁路建设融资渠道,加快实施分类推进、分类投资、分类合作的多元化投资建路机制,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企业及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全面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争取尽快设立国家铁路发展基金,积极搭建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平台,推进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
北交大经管学院教授赵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如果铁道部没有根本性的变革,不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即使设立发展基金,民资依然很难引进。目前铁道部融资渠道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等手段,“银行贷款和发债相比,后者融资成本更低,铁道部会倾向于发债。”
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企业债发行额度必须控制在净资产40%的“红线”以内,然而在发改委批文开启的“绿灯”下,铁道部得以继续大额度地发债,去年共发行2000亿元的铁路债券。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两大资金来源渠道,逐渐受到铁道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的限制,融资难度逐渐加大。解决资金来源,鼓励和引导民资 “入铁”是必然之举,也是唯一的办法。
加速改革推进政企分开/
目前,铁道部的债务日趋升高,资金压力更加严峻。截至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的资产为43044亿元,负债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81%,税后利润则为-85.41亿元。
铁道部还本付息的额度也在逐年上升。业内普遍认为,2013年、2014年铁道部将进入偿债高峰期。这意味着铁道部除了需要筹集巨额的资金用于铁路建设外,还需筹集资金用于偿还大量的到期债务。
赵坚表示,以前高铁项目是只还息不还本,但从今年开始不少项目不仅要付息还要还本,如果铁道部无法偿还,那只能借新债还旧债,其结果是利息会越滚越多。
蔡建明认为,偿债高峰的到来对铁道部是一大考验,巨额的建设、偿债资金压力,将倒逼铁道部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
而铁路要改革,首先便要求政企分开。对此盛光祖表示,2013年要大力实施运输组织改革,推动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要加快转变铁道部职能,集中精力履行好政府监管、行业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铁路局市场主体作用。”
2012年,尽管铁路全路经营总收入完成9752亿元,同比实现15%的增长,但盈利状况不佳。对此蔡建明认为,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意味着接下来的改革或涉及运价市场化、客货分离等内容。根据昨日会议的部署,2013年全国铁路的目标是完成旅客发送量20.35亿人次,货物发送量40.3亿吨,确保全年实现收支平衡。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