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有温度,财经有表情。即将过去的2012年,伴随着财经市场的涨跌起伏,是居民财富梦想的阴晴圆缺。盘点一年财经热点,也牵连着万千家庭的理财表情,有悲有喜,有惊有疑。
伤:A股跌破“2000点”
在多次盘中“俯卧撑”击穿2000点心理大关后,上证综指终于在11月27日失守2000点,并于12月4日盘中创下1949点的阶段新低,这是近四年来沪指首度收跌于2000点下方。
A股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平稳增长形成了鲜明的“背离”。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今年以来参与交易或持有股票的自然人投资者中,前三季度约有53%的投资者发生实际或浮动亏损。
今年以来,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制分红、打击内幕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到红利税差别征收,管理层对A股的呵护可谓其心拳拳。但在重融资轻回报的惯性沉疴下,在违法成本极低的逆向激励下,A股仍不可避免地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及高管的提款机,成为普通投资者的财富梦碎场。
12月5日,A股上演惊天逆转收复2000点关口。12月14日,A股又创下三年来最高单日涨幅,一举收复2100点大关。在指数回暖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制度变革,这样才能真正收复中国股民的信心。
喜:利率市场化破冰
利率市场化在2012年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人民银行在6月8日和7月6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进行了非对称降息,而6月8日的降息中规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利率市场化很快就对银行产生了影响。在几经博弈之后,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最终普遍实现了上浮,老百姓发现,存款也可以“货比三家”。
利率市场化也成为触发今年银行利润增长拐点的主要因素之一,饱受诟病的银行“暴利时代”或将落幕。
数字有温度,财经有表情。即将过去的2012年,伴随着财经市场的涨跌起伏,是居民财富梦想的阴晴圆缺。盘点一年财经热点,也牵连着万千家庭的理财表情,有悲有喜,有惊有疑。
伤:A股跌破“2000点”
在多次盘中“俯卧撑”击穿2000点心理大关后,上证综指终于在11月27日失守2000点,并于12月4日盘中创下1949点的阶段新低,这是近四年来沪指首度收跌于2000点下方。
A股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平稳增长形成了鲜明的“背离”。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今年以来参与交易或持有股票的自然人投资者中,前三季度约有53%的投资者发生实际或浮动亏损。
今年以来,从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制分红、打击内幕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到红利税差别征收,管理层对A股的呵护可谓其心拳拳。但在重融资轻回报的惯性沉疴下,在违法成本极低的逆向激励下,A股仍不可避免地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及高管的提款机,成为普通投资者的财富梦碎场。
12月5日,A股上演惊天逆转收复2000点关口。12月14日,A股又创下三年来最高单日涨幅,一举收复2100点大关。在指数回暖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制度变革,这样才能真正收复中国股民的信心。
喜:利率市场化破冰
利率市场化在2012年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人民银行在6月8日和7月6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进行了非对称降息,而6月8日的降息中规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利率市场化很快就对银行产生了影响。在几经博弈之后,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最终普遍实现了上浮,老百姓发现,存款也可以“货比三家”。
利率市场化也成为触发今年银行利润增长拐点的主要因素之一,饱受诟病的银行“暴利时代”或将落幕。
疑:人民币逼空涨停
国庆黄金周之后,人民币对美元上演了一出连续“逼空”行情,在国内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有超过25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价位。
人民币“跳涨”“跳跌”让外贸企业头痛不已。今年年中,人民币对美元多次跌破6.38心理关口,贬值幅度超过0.4%,给很多做了套期保值的出口企业带来不小损失;几乎一夜之间,行情逆转,人民币又跳上了飞驰的升值列车。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警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口,加快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深化汇改,将是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保障。
忧:不良贷款集体攀升
一直被冠以“全球最赚钱”头衔的中国银行业,2012年集体陷入不良贷款大幅攀升的困境。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788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0.95%,比一、二季度微升。
曾经的“盈利能力最强、资产质量最高”的浙江地区,成为各大银行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站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最赚钱”的中国银行业需要紧守资产安全底线,为亿万百姓的存款安全负责。
惊:信托狂飙突进
在银行业收紧裤腰带、券商忙着降薪裁员的背景下,2012年的中国信托行业可谓是狂飙突进、风生水起,更成为金融业中人均收入最高的行业。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已达6.32万亿元,较去年年末的4.81万亿元增长31%。
在利率管制的时代,信托产品可谓是利率市场化的急先锋,同时也打破了中国金融业泾渭分明的分业经营格局。年化收益率动辄10%以上的信托产品,也成为先富阶层财富管理的首要选择。
作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前11个月我国信托贷款规模累计已经超过万亿元,而去年的信托贷款仅为2034亿元。近期爆出的“中融·青岛凯悦”信托计划兑付危机,也为一些靠“借新还旧”延续的房地产信托项目敲响了警钟。银率网数据则显示,11月到期的2344款理财产品中,有21款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有13款产品与信托挂钩。
盼:民间借贷阳光化
一直以来,民间借贷都游走在灰色地带,江浙一带等发达的民间融资市场虽然对正规金融体系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不时出现的老板“跑路”、企业资金链断裂等事件,一再冲击着借贷市场和实体经济。而这一切在2012年得到改观,民间借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阳光化”。
从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到11月23日,温州公布“金改”12条实施细则,规范发展民间融资都成为最大亮点之一。12月7日,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正式发布。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温州金改倒逼民间借贷立法,填补借贷法律空白,满足中国民间借贷的市场需求。同时,这有利于引导游离的庞大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将投机行为变成投资行为,将“炒作经济”变为“务实经济”。